医疗质量检查与持续改进记录之采血容器的选择指南
一、引言
采血是医疗诊断和治疗中常见的操作之一,而采血容器的选择对于血液样本的质量和准确性至关重要,正确选择采血容器可以确保血液样本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本指南旨在为医疗人员提供采血容器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提高采血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采血装置的种类和特点
(一)真空采血系统
真空采血系统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采血装置之一,它由采血针、真空采血管和持针器组成,真空采血管内预先装有不同的抗凝剂和添加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采血管进行采血,真空采血系统具有操作简便、采血速度快、样本量准确等优点,同时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二)注射器采血系统
注射器采血系统是传统的采血装置之一,它由注射器和针头组成,注射器采血系统可以用于采集各种类型的血液样本,如全血、血清和血浆等,注射器采血系统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是它需要手工操作,采血速度较慢,容易造成血液样本的溶血和污染。
(三)末梢采血系统
末梢采血系统是用于采集末梢血的装置,如手指采血器和耳垂采血器等,末梢采血系统适用于婴幼儿、老年人和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可以减少采血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感,末梢采血系统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采血速度快,但是它采集的血液样本量较少,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三、采血容器的选择原则
(一)根据检验项目选择采血容器
不同的检验项目需要采集不同类型的血液样本,因此需要选择相应的采血容器,血常规检验需要采集全血样本,因此需要选择含有抗凝剂的采血管;生化检验需要采集血清样本,因此需要选择不含抗凝剂的采血管。
(二)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采血容器
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会影响血液样本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相应的采血容器,婴幼儿和老年人的血管条件较差,需要选择末梢采血系统进行采血;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选择低盐、低脂的采血容器进行采血。
(三)根据采血方法选择采血容器
不同的采血方法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采血容器,真空采血系统需要选择与采血针相匹配的采血管进行采血;注射器采血系统需要选择与注射器相匹配的针头进行采血。
四、常见采血容器的介绍
(一)EDTA 抗凝管
EDTA 抗凝管是最常用的抗凝管之一,它含有 EDTA 抗凝剂,可以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阻止血液凝固,EDTA 抗凝管适用于血常规检验、血型鉴定等检验项目。
(二)枸橼酸钠抗凝管
枸橼酸钠抗凝管是一种常用的抗凝管,它含有枸橼酸钠抗凝剂,可以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阻止血液凝固,枸橼酸钠抗凝管适用于凝血功能检验、血沉检验等检验项目。
(三)肝素抗凝管
肝素抗凝管是一种常用的抗凝管,它含有肝素抗凝剂,可以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结合,阻止血液凝固,肝素抗凝管适用于生化检验、血气分析等检验项目。
(四)血清分离管
血清分离管是一种不含抗凝剂的采血管,它可以在采血后让血液自然凝固,然后离心分离出血清,血清分离管适用于生化检验、免疫检验等检验项目。
(五)氟化钠抗凝管
氟化钠抗凝管是一种常用的抗凝管,它含有氟化钠抗凝剂,可以抑制糖酵解,防止血液中的葡萄糖被分解,氟化钠抗凝管适用于血糖检验等检验项目。
五、采血容器的使用方法
(一)真空采血系统的使用方法
1、选择合适的采血管,将采血管的盖子拧松。
2、用酒精棉球消毒患者的皮肤,待酒精挥发后,将采血针插入患者的血管。
3、当采血管内的负压作用将血液吸入采血管时,轻轻推动采血管的活塞,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
4、采血完成后,将采血管的盖子拧紧,轻轻颠倒采血管 5-10 次,使抗凝剂均匀分布在血液中。
5、将采血管放入相应的容器中,进行运输和保存。
(二)注射器采血系统的使用方法
1、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出至刻度线以上,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
2、用酒精棉球消毒患者的皮肤,待酒精挥发后,将针头刺入患者的血管。
3、缓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采集适量的血液。
4、采血完成后,将针头拔出,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部位 3-5 分钟,防止出血。
5、将采集的血液注入相应的采血管中,轻轻颠倒采血管 5-10 次,使抗凝剂均匀分布在血液中。
6、将采血管放入相应的容器中,进行运输和保存。
(三)末梢采血系统的使用方法
1、选择合适的末梢采血器,将采血器的盖子拧松。
2、用酒精棉球消毒患者的手指或耳垂,待酒精挥发后,将采血器的针头刺入患者的皮肤。
3、轻轻挤压采血部位,使血液自然流出。
4、用无菌棉球擦拭第一滴血,然后采集适量的血液。
5、将采集的血液滴入相应的采血管中,轻轻颠倒采血管 5-10 次,使抗凝剂均匀分布在血液中。
6、将采血管放入相应的容器中,进行运输和保存。
六、采血容器的保存和运输
(一)保存条件
采血容器的保存条件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和采血管的类型进行选择,采血容器应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抗凝管应在采集后尽快离心分离出血清或血浆,并在 2-8℃下保存;血清分离管应在采集后尽快离心分离出血清,并在 2-8℃下保存;氟化钠抗凝管应在采集后尽快离心分离出血清,并在-20℃下保存。
(二)运输条件
采血容器的运输条件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和采血管的类型进行选择,采血容器应在采集后尽快运输至实验室,并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抗凝管应在采集后 2 小时内运输至实验室;血清分离管应在采集后 4 小时内运输至实验室;氟化钠抗凝管应在采集后 8 小时内运输至实验室。
七、采血容器选择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采血容器
正规厂家生产的采血容器质量有保障,可以确保血液样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二)检查采血容器的有效期和完整性
在使用采血容器前,应检查采血容器的有效期和完整性,如发现采血容器有破损、过期等情况,应立即更换。
(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血
在采血过程中,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血,如消毒不彻底、采血速度过快等,都可能导致血液样本的污染和溶血。
(四)避免交叉感染
在采血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如使用一次性采血容器、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等。
八、结论
采血容器的选择对于血液样本的质量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医疗人员应根据检验项目、患者情况和采血方法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血容器,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血和保存,医疗人员还应加强对采血容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采血容器的质量和安全性,通过正确选择采血容器,可以提高采血质量和医疗安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