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定义及概念
外部储存和内部储存是计算机存储系统的两种基本类型,外部储存是指计算机外部附加的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光盘等;内部储存是指计算机主机内部直接安装的存储设备,如硬盘、固态硬盘等,两者在存储容量、速度、接口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容量区别
1、外部储存:外部储存设备容量相对较小,如U盘通常为2GB、4GB、8GB等;移动硬盘容量在500GB、1TB、2TB等;光盘容量在4.7GB、8.5GB等。
2、内部储存:内部储存设备容量较大,如硬盘(HDD)容量从几百GB到几TB不等;固态硬盘(SSD)容量在128GB、256GB、512GB、1TB等。
速度区别
1、外部储存:外部储存设备速度较慢,读写速度一般在20MB/s~100MB/s之间。
2、内部储存:内部储存设备速度较快,硬盘(HDD)读写速度一般在100MB/s~200MB/s之间;固态硬盘(SSD)读写速度可达500MB/s~3000MB/s。
接口方式区别
1、外部储存:外部储存设备接口方式多样,如USB、SD卡、eSATA等。
2、内部储存:内部储存设备接口方式相对单一,如SATA、IDE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可靠性区别
1、外部储存:外部储存设备易受物理损伤、电磁干扰等因素影响,可靠性相对较低。
2、内部储存:内部储存设备安装在主机内部,受物理损伤、电磁干扰等因素影响较小,可靠性相对较高。
功耗区别
1、外部储存:外部储存设备功耗较低,如U盘、移动硬盘等。
2、内部储存:内部储存设备功耗较高,如硬盘、固态硬盘等。
扩展性区别
1、外部储存:外部储存设备具有较好的扩展性,用户可根据需求购买不同容量、接口的存储设备。
2、内部储存:内部储存设备扩展性相对较差,用户在购买主机时需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应用场景区别
1、外部储存:外部储存设备适用于数据备份、移动存储、携带文件等场景。
2、内部储存:内部储存设备适用于计算机系统运行、游戏、办公等场景。
外部储存和内部储存作为计算机存储系统的两种基本类型,在容量、速度、接口方式、可靠性、功耗、扩展性、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用户在选择存储设备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使用场景进行合理选择。
标签: #外部储存和内部储存的区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