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全球医疗行业的发展,医疗数据跨境传输已成为常态,医疗数据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利益,跨境传输过程中存在诸多合规性问题,本文将以一个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医疗数据跨境传输合规审查的路径,并探讨风险防范措施。
案例背景
某医疗机构(以下简称“A机构”)与一家国外医疗机构(以下简称“B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开展医疗研究项目,A机构需向B机构提供部分患者病历资料,用于研究项目,由于涉及跨境传输,A机构在传输前进行了合规性审查。
合规审查过程
1、遵循国家法律法规
A机构首先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数据传输符合国家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评估数据风险
A机构对涉及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了风险评估,包括患者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利益等方面,评估结果显示,数据传输存在一定风险。
3、制定数据保护措施
针对数据风险,A机构制定了以下保护措施:
(1)数据脱敏:对病历资料中的患者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
(2)数据加密:采用SSL/TLS等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3)数据访问控制:设定数据访问权限,仅允许B机构授权人员访问。
4、签订数据安全协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机构与B机构签订了数据安全协议,明确双方在数据传输、存储、使用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5、向相关部门备案
A机构将数据传输情况向当地网信部门进行备案,确保合规性。
合规审查结果
经过合规审查,A机构认为数据跨境传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且采取了必要的数据保护措施,A机构与B机构正式开展了医疗研究项目。
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法律法规学习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提高合规意识。
2、完善数据保护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数据保护制度,明确数据跨境传输的流程、权限和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选用成熟的数据传输技术
医疗机构应选用成熟、可靠的数据传输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4、加强与合作伙伴的沟通
医疗机构在与国外合作伙伴合作时,应加强沟通,确保双方在数据安全、合规性等方面达成一致。
5、定期进行合规审查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数据跨境传输进行合规审查,确保数据传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医疗数据跨境传输合规审查是保障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环节,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数据传输合规、安全。
标签: #医疗数据跨境时合规性审查案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