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突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多元管理模式的难点》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点,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难点
1、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
当前,我国农业水价普遍偏低,难以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供水成本,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价调整机制不灵活,难以根据水资源供求关系和供水成本的变化及时调整水价;二是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过低,无法有效发挥水资源费的调节作用;三是农业用水计量设施不完善,难以准确计量农业用水量,导致水价核算不准确。
2、农民水费负担较重
虽然我国农业水价进行了多次调整,但由于水价偏低,农民水费负担仍然较重,特别是在一些干旱地区,农民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不得不大量灌溉,导致水费支出增加,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由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对水价的承受能力有限,这也给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农业用水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管理体制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等问题,水资源管理部门、农业部门、水利部门等都对农业用水进行管理,但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由于农业用水管理体制不顺,也难以落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各项措施。
4、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难度大
农业节水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难度大,导致农业节水成效不明显,农民对农业节水技术的认识不足,缺乏采用节水技术的积极性;农业节水技术的成本较高,农民难以承受,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还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但目前我国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制约了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
二、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多元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1、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一是建立灵活的水价调整机制,根据水资源供求关系和供水成本的变化及时调整水价,二是合理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充分发挥水资源费的调节作用,三是加强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建设,完善计量手段,确保水价核算准确。
2、减轻农民水费负担
一是逐步提高农业水价,使水价能够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供水成本,二是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减轻农民的水费负担,三是探索建立农业用水价格补贴机制,根据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用水情况,给予适当的补贴。
3、理顺农业用水管理体制
一是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管理效率,二是加强基层水管单位建设,提高基层水管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推进农业水权制度改革,明确水权归属,规范水权流转,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加大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力度
一是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农业节水技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二是加大对农业节水技术研发的投入,降低农业节水技术的成本,提高农业节水技术的适用性,三是加强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完善推广网络,提高推广效率,四是加强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提供保障。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多元管理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等各方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减轻农民水费负担、理顺农业用水管理体制、加大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力度等措施,才能实现农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标签: #难点问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