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总则
为加强实验室数据的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数据的安全与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验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保密范围
1、实验室所有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和知识产权的数据。
2、实验室内部工作计划、技术方案、实验报告、测试数据、分析结果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实验室参与的项目、合作单位、客户信息等。
4、其他涉及实验室数据安全的内容。
保密原则
1、依法保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实验室数据安全。
2、分类管理: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和涉密程度,进行分类管理。
3、严格审批:实验室数据使用需经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泄露。
4、保密教育:加强实验室人员保密意识教育,提高保密能力。
保密责任
1、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数据保密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数据保密制度。
2、实验室保密员负责实验室数据保密工作的具体实施,监督、检查实验室数据保密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实验室全体人员有保守实验室数据秘密的义务,不得泄露、篡改、窃取、买卖实验室数据。
保密措施
1、实验室数据分类管理: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和涉密程度,将实验室数据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分别采取不同的保密措施。
2、数据存储安全:实验室数据存储设备应具备加密、访问控制等功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
3、数据传输安全:实验室数据传输应通过加密通道进行,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4、数据使用审批:实验室数据使用需经批准,未经批准不得使用、复制、传播实验室数据。
5、保密培训: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保密培训,提高保密意识和能力。
6、监督检查:实验室保密员定期对实验室数据保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保密措施落实到位。
泄密处理
1、发现实验室数据泄露,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扩大损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对泄露实验室数据的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等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对泄露实验室数据的受益人,依法追缴违法所得,并给予相应处罚。
附则
1、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规定由实验室保密委员会负责解释。
3、实验室保密委员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定进行修订。
通过以上规定,旨在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安全与保密,维护实验室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实验室事业的健康发展。
标签: #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