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补齐短板,助力乡村振兴
一、引言
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服务设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加快推进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对于补齐农村发展短板、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交通设施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交通设施的建设力度,实现了所有乡镇通硬化路、建制村通公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公路路况得到明显改善。
2、水利设施
我国积极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加强了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8%,有效保障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3、电力设施
农村电力供应得到了较大改善,实现了村村通电,国家还在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高了农村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可靠性。
4、通信设施
我国不断加强农村通信设施建设,实现了所有乡镇通宽带、建制村通 4G,5G 网络也在逐步向农村覆盖,为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教育设施
农村教育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也在加快发展。
2、医疗设施
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得到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3、文化设施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建设得到加强,农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4、社会保障设施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全面覆盖,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三、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虽然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不足,特别是在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公共服务设施还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三)建设资金短缺
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我国农村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度较低,资金短缺问题仍然突出。
(四)管理维护不到位
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完成后,管理维护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长期无人管理,损坏严重,影响了其正常使用。
四、加快推进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对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拓宽建设资金渠道。
(二)加强规划引领
科学编制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加强规划的衔接和协调,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完善建设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审批、招投标、监理等制度,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提高建设效率。
(四)加强管理维护
建立健全农村基础服务设施管理维护机制,明确管理责任,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积极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提高管理维护水平。
(五)提高农民参与度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鼓励农民参与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为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五、结论
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在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加快推进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规划引领、完善建设机制、加强管理维护、提高农民参与度,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助力乡村振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