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名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分配方案》
一、引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重要职责,为了充分调动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绩效分配方案。
二、绩效分配原则
1、公平公正原则:确保绩效分配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公开,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合理的回报。
2、按劳分配原则: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数量、质量、难度、风险等因素,合理确定绩效工资,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3、激励导向原则:通过绩效分配,激励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主动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
4、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证中心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前提下,合理确定绩效分配水平,确保中心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人员培训、设备更新、服务拓展等方面。
三、绩效分配对象
本方案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体在编职工、编外聘用人员以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四、绩效工资构成
绩效工资由基础绩效工资和奖励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
1、基础绩效工资:根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称、学历等因素确定,按月发放,体现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价值。
2、奖励绩效工资: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工作表现、患者满意度等因素确定,按季度或年度发放,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和贡献。
五、绩效分配内容
1、医疗服务绩效
- 门诊诊疗人次:根据工作人员的门诊诊疗人次,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绩效工资。
- 住院诊疗人次:根据工作人员的住院诊疗人次,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绩效工资。
- 医疗质量:包括病历书写规范、合理用药、医疗安全等方面,根据考核结果计算绩效工资。
- 医疗服务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对工作人员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根据满意度结果计算绩效工资。
2、预防保健绩效
- 预防接种人次:根据工作人员的预防接种人次,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绩效工资。
- 传染病防控:包括疫情报告、疫情处置、消毒隔离等方面,根据考核结果计算绩效工资。
- 慢性病管理: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人数和管理质量,根据考核结果计算绩效工资。
- 健康教育:包括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等方面,根据考核结果计算绩效工资。
3、公共卫生服务绩效
-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根据工作人员管理的居民健康档案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绩效工资。
- 老年人健康管理:根据工作人员管理的老年人数量和健康管理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绩效工资。
- 孕产妇健康管理:根据工作人员管理的孕产妇数量和健康管理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绩效工资。
- 儿童健康管理:根据工作人员管理的儿童数量和健康管理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绩效工资。
- 残疾人健康管理:根据工作人员管理的残疾人数量和健康管理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绩效工资。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根据工作人员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量和管理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绩效工资。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根据工作人员签约的家庭医生数量和服务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绩效工资。
4、其他绩效
- 科研教学:包括开展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承担教学任务等方面,根据考核结果计算绩效工资。
- 医德医风:包括遵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服务态度等方面,根据考核结果计算绩效工资。
- 工作创新:包括提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等方面,根据考核结果计算绩效工资。
六、绩效分配方法
1、确定绩效工资总额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支情况和发展规划,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总额。
2、计算个人绩效工资
根据工作人员的绩效分配内容和绩效分配方法,计算个人绩效工资。
3、审核绩效工资
对计算出的个人绩效工资进行审核,确保绩效工资分配的公平、公正、公开。
4、发放绩效工资
审核通过后,将绩效工资发放到工作人员的个人工资账户。
七、绩效分配监督
1、成立绩效分配监督小组
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班子成员、职工代表等组成绩效分配监督小组,负责对绩效分配工作进行监督。
2、定期公开绩效分配情况
定期将绩效分配情况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进行公开,接受职工的监督。
3、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
积极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等的监督,确保绩效分配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
八、绩效分配调整
1、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情况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适时对绩效分配方案进行调整。
2、绩效分配方案的调整应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确保调整后的方案更加合理、公平、有效。
九、附则
1、本方案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2、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