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合规审查已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合规审查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遵循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及内部管理制度,从而降低法律风险、商业风险和社会风险,本文将从合规审查内容及重点入手,深度解析企业合规审查的关键要点。
1、法律法规审查
企业合规审查的首要任务是审查企业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这包括但不限于:
(1)审查企业设立、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股权结构等是否符合《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审查企业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件是否符合《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3)审查企业税务、环保、劳动用工等方面的合规性。
2、行业规范审查
行业规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合规审查应关注以下方面:
(1)审查企业产品、服务是否符合行业标准。
(2)审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合规性。
(3)审查企业参与行业竞争、合作等方面的合规性。
3、内部管理制度审查
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规范经营、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合规审查应关注以下方面:
(1)审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健全。
(2)审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审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更新与完善。
4、风险识别与评估
合规审查应关注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商业风险和社会风险,包括但不限于:
(1)审查企业业务模式、经营策略等方面的合规性。
(2)审查企业合作伙伴、供应链等方面的合规性。
(3)审查企业信息披露、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的合规性。
合规审查重点
1、关键岗位人员的合规审查
关键岗位人员是企业合规风险的源头,合规审查应重点关注以下岗位:
(1)董事会、监事会成员。
(2)高级管理人员。
(3)财务、审计、法务等部门人员。
2、关键业务环节的合规审查
关键业务环节是企业合规风险的高发区域,合规审查应重点关注以下环节:
(1)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环节。
(2)融资、投资、并购等环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信息披露、信息披露制度等环节。
3、特殊领域合规审查
特殊领域如金融、房地产、能源等,合规审查应关注以下方面:
(1)审查企业业务是否符合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
(2)审查企业是否存在违规操作、不正当竞争等行为。
(3)审查企业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腐败等问题。
4、跨境业务合规审查
随着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合规审查应关注以下方面:
(1)审查企业跨境业务是否符合国际法律法规、行业标准。
(2)审查企业是否存在跨境洗钱、逃避税等行为。
(3)审查企业是否存在违反国际人权、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行为。
企业合规审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广泛、重点突出,企业应高度重视合规审查工作,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经营活动合法合规,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合规审查内容及重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