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固废:亟待开启的绿色宝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筑固废的产生量也日益庞大,建筑固废主要包括拆除废弃物、工程渣土、装修垃圾等,这些废弃物若不妥善处置,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建筑固废的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从数据来看,全球每年产生的建筑固废高达数百亿吨,而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固废也超过了 20 亿吨,如此大量的建筑固废若得不到合理处理,将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还会对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建筑固废中含有大量的可再利用材料,如钢材、木材、砖块等,如果这些材料能够得到有效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降低建筑成本。
目前,我国建筑固废的处置方式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和综合利用等,填埋是最常见的处置方式之一,但这种方式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焚烧虽然可以减少建筑固废的体积,但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综合利用是目前建筑固废处置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建筑固废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加工,可以将其转化为建筑材料、道路基层材料、土壤改良剂等有用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建筑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企业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筛分和再加工,生产出了再生骨料,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再生砖等建筑材料,再生混凝土具有与普通混凝土相当的强度和耐久性,且可以节约水泥和骨料等资源,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一些企业还通过对工程渣土进行固化处理,生产出了道路基层材料,用于铺设道路和广场等。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固废的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建筑固废的回收利用率较低,大部分建筑固废都被直接填埋或焚烧;我国建筑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还不够成熟,一些再生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我国需要加强建筑固废的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提高建筑固废的回收利用率;还需要加大对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再生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推动建筑固废的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力度,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建筑固废的回收利用工作,对从事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政府应加强对建筑固废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建筑固废的填埋和焚烧,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建筑固废的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工作,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建筑固废的管理,提高建筑固废的分类收集和运输效率;科研机构应加强对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为建筑固废的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消费者也应树立环保意识,选择使用再生建筑材料,支持建筑固废的资源化利用。
建筑固废的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通过加强建筑固废的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提高建筑固废的回收利用率,加大对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力度,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我们可以实现建筑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