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了输液故障及其排除的方法。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如滴管内液面过高或过低、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茂菲滴管内液面过高、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输液过程中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等。针对不同的故障,作者提供了相应的排除方法,如茂菲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可打开调节孔,待滴管内液面降至所需高度时,再关闭调节孔等。作者还制作了一个输液故障的排除方法口诀视频,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输液故障的排除方法。
输液故障的排除方法口诀视频
输液故障不用怕,口诀视频来解答
二、引言
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种给药方式,但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如溶液不滴、滴管内液面过高或过低、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等,这些故障不仅会影响输液的顺利进行,还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和风险,及时排除输液故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输液故障的常见类型及其排除方法,并通过口诀视频的形式进行详细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广大护理人员更好地掌握输液故障的排除技巧。
三、输液故障的常见类型及其排除方法
(一)溶液不滴
1、针头滑出血管外
表现: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可见局部肿胀并有疼痛。
处理:将针头拔出,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表现:液体滴入不畅或不滴。
处理: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点滴通畅。
3、针头阻塞
表现:药液不滴,挤压有阻力,无回血。
处理:拔出针头,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4、压力过低
表现:由于输液瓶位置过低或患者肢体抬举过高或患者周围循环不良所致。
处理:适当抬高输液瓶或放低肢体位置。
5、静脉痉挛
表现:穿刺部位上方的血管呈条索状,并有疼痛。
处理:局部进行热敷以缓解痉挛。
(二)滴管内液面过高
1、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
处理:可夹住滴管上端的输液管,打开调节孔,待滴管内液体降至露出液面,见到点滴时,再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上端的输液管。
2、滴管侧壁无调节孔时
处理:可将输液瓶取下,倾斜瓶身,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待滴管内液体缓缓下流至露出液面,再将瓶挂回输液架上继续点滴。
(三)滴管内液面过低
1、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
处理:可夹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打开调节孔,当液面升高至适当水平时,再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下端的输液管。
2、滴管侧壁无调节孔时
处理:可取下输液瓶,从瓶内拔出针头,用手挤压输液瓶,使瓶内的空气进入输液管内,当液面升高至适当水平时,再将针头插入瓶内继续点滴。
(四)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1、滴管有裂隙
处理:立即更换输液器。
2、茂菲滴管以下输液管和针头衔接不紧
处理:重新连接,必要时更换针头。
3、压力过大
处理:适当调节滴液速度,或更换输液瓶。
4、输液管内有空气
处理:立即将输液管的上段举起,使空气进入茂菲滴管内,然后打开调节孔,使液体下流,驱出空气。
四、口诀视频的制作内容
(一)视频开头
1、介绍输液故障的常见类型及其危害。
2、强调及时排除输液故障的重要性。
(二)视频主体
1、溶液不滴
(1)针头滑出血管外
口诀:“针头滑出血管外,局部肿胀有疼痛,拔出针头另穿刺,重新输液要小心。”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口诀:“针头斜面紧贴壁,点滴不畅或不滴,调整位置或变换,直到点滴再继续。”
(3)针头阻塞
口诀:“针头阻塞无回血,挤压有阻别强求,拔出针头重新扎,确保通畅再输液。”
(4)压力过低
口诀:“压力过低滴不畅,抬高瓶位或放低,调整高度再观察,直到点滴再继续。”
(5)静脉痉挛
口诀:“静脉痉挛条索状,疼痛难忍别慌张,局部热敷可缓解,点滴通畅再输液。”
2、滴管内液面过高
(1)滴管侧壁有调节孔
口诀:“调节孔在侧壁上,夹住滴管上端管,打开调节孔放液,降至适当再关闭。”
(2)滴管侧壁无调节孔
口诀:“无孔滴管取瓶下,倾斜瓶身露针头,待液下流至适当,再挂瓶上继续滴。”
3、滴管内液面过低
(1)滴管侧壁有调节孔
口诀:“调节孔在侧壁上,夹住滴管下端管,打开调节孔加液,升至适当再关闭。”
(2)滴管侧壁无调节孔
口诀:“无孔滴管取瓶下,拔出针头挤瓶身,待液上升至适当,再插针头继续滴。”
4、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1)滴管有裂隙
口诀:“滴管裂隙要更换,输液器有问题,立即更换别拖延。”
(2)茂菲滴管以下输液管和针头衔接不紧
口诀:“衔接不紧重新连,必要时换针头,确保输液无泄漏。”
(3)压力过大
口诀:“压力过大调滴速,或换输液瓶,避免液体溢出。”
(4)输液管内有空气
口诀:“空气进入输液管,上段举起驱空气,打开调节孔下流,确保输液无气泡。”
(三)视频结尾
1、总结输液故障的排除方法。
2、提醒护理人员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排除输液故障。
3、感谢观看视频。
五、结论
输液故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时排除输液故障可以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减少患者的痛苦和风险,本文介绍了输液故障的常见类型及其排除方法,并通过口诀视频的形式进行了详细讲解,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广大护理人员更好地掌握输液故障的排除技巧,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