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网络安全法》作为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石性法律,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不能对网络安全采取何种行为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解析。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界定
《网络安全法》所称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利益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系统、网络设施、数据资源等,主要包括:能源、交通、水利、通信、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领域的核心信息系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禁止行为
1、违反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网络安全法》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必须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进行建设、运营和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不得违反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降低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2、未经授权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未经授权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3、违反数据安全规定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必须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安全,不得泄露、篡改、损毁其收集、存储、处理的数据,不得非法向他人提供。
4、未经批准,擅自关闭、中断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遇到网络安全事件时,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关闭、中断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服务。
5、未经批准,擅自向境外传输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的数据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处理数据时,不得未经批准,擅自向境外传输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的数据。
6、未按照规定报告网络安全事件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发现网络安全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按照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
7、未按照规定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当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不得未按照规定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8、未按照规定设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管理部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当设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网络安全工作,不得未按照规定设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管理部门。
违反禁止行为的法律责任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违反《网络安全法》规定的禁止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警告、罚款、吊销相关许可证、责令停止相关活动、追究刑事责任等。
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不能对网络安全采取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只有切实履行网络安全责任,才能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网络安全法规定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不能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