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业务日益复杂,数据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加强银行数据治理,防范数据风险,提高数据质量和效率,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发布了《银行数据治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本文将全面解析《办法》,以期为银行业数据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1、数据治理原则
《办法》明确了银行数据治理的五个原则:依法合规、安全可靠、质量优先、高效共享、持续改进,这五个原则为银行数据治理提供了基本遵循。
2、数据治理架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办法》规定,银行应建立健全数据治理组织架构,明确数据治理职责,确保数据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具体包括:
(1)设立数据治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数据治理战略、政策和标准,协调各部门数据治理工作。
(2)设立数据管理部门,负责数据治理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共享管理等方面。
(3)设立数据治理团队,负责具体实施数据治理项目,推动数据治理落地。
3、数据质量管理
《办法》要求银行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一致,具体措施包括:
(1)制定数据质量标准,明确数据质量要求。
(2)建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
(3)加强数据清洗、脱敏、归档等工作,提高数据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数据安全管理
《办法》强调银行应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具体措施包括:
(1)制定数据安全策略,明确数据安全要求。
(2)建立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数据安全防护、数据安全审计、数据安全事件处理等方面。
(3)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技术,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
5、数据共享管理
《办法》鼓励银行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具体措施包括:
(1)制定数据共享策略,明确数据共享范围和条件。
(2)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的规范化、便捷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加强数据共享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数据安全。
6、持续改进
《办法》要求银行持续改进数据治理工作,不断提高数据治理水平,具体措施包括:
(1)定期评估数据治理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数据治理策略和措施。
(3)加强数据治理团队建设,提高数据治理能力。
《银行数据治理管理办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银行业数据治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银行应认真贯彻落实《办法》要求,加强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和效率,为我国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标签: #银行数据治理管理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