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我国《网络安全法》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法的视角出发,探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法律责任
1、依法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包括:
(1)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网络安全责任,确保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2)定期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对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等网络安全事件,应当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并按照规定报告有关部门。
2、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安全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的安全,具体包括:
(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
(2)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实施分类分级保护,确保数据安全;
(3)对数据存储、传输、处理等环节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破坏等。
3、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网络安全法》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遵守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不得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具体包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不得利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2)不得利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3)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义务
1、主动报告网络安全事件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发现网络安全事件,应当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并按照规定报告有关部门,具体包括:
(1)及时采取技术措施,防止网络安全事件扩大;
(2)按照规定报告有关部门,提供相关材料;
(3)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网络安全事件。
2、配合安全审查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具体包括:
(1)如实提供相关材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按照要求整改网络安全问题;
(3)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3、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训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具体包括:
(1)制定网络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2)组织员工参加网络安全培训;
(3)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网络安全法的规定下,承担着重要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只有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才能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