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人们对隐私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在隐私保护的道路上,仍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将针对以下关于隐私保护的说法错误的一项进行剖析,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隐私保护观念。
一、说法错误:使用公共Wi-Fi就不会泄露个人信息
使用公共Wi-Fi时,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极高,公共Wi-Fi的安全性较低,黑客可以轻易地窃取用户在Wi-Fi环境下传输的数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共Wi-Fi泄露个人信息的场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登录账户:在使用公共Wi-Fi登录邮箱、社交媒体等账户时,黑客可以截取用户名和密码,进而盗取账户。
2、网上购物:在公共Wi-Fi环境下进行网上购物,黑客可以窃取用户的支付信息,如信用卡号、密码等。
3、网络游戏:在使用公共Wi-Fi进行网络游戏时,黑客可以窃取用户的游戏账号、游戏币等虚拟财产。
为了避免在公共Wi-Fi环境下泄露个人信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尽量不在公共Wi-Fi环境下进行敏感操作,如登录账户、网上购物等。
(2)使用具有加密功能的VPN,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关闭手机、电脑等设备的自动连接功能,避免自动连接到不安全的公共Wi-Fi。
二、说法错误:定期更换密码就能彻底保护个人信息
定期更换密码是保护个人信息的一种有效措施,但并不能彻底杜绝泄露风险,以下原因导致定期更换密码无法彻底保护个人信息:
1、密码强度不足:若密码过于简单,如“123456”、“abcde”等,即使定期更换,也无法提高安全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密码泄露途径多样:除了通过公共Wi-Fi等网络途径泄露密码外,密码还可能因泄露、被破解等途径被窃取。
3、黑客攻击手段不断升级: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黑客攻击手段也日益升级,即使定期更换密码,也可能无法抵御黑客的攻击。
为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设置复杂且独特的密码,提高密码强度。
(2)定期检查账户安全,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启用两步验证,增加账户安全性。
(4)安装杀毒软件,防止恶意软件窃取密码。
三、说法错误:关闭手机定位功能就能彻底保护个人信息
关闭手机定位功能可以降低部分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但并不能彻底保护个人信息,以下原因导致关闭手机定位功能无法彻底保护个人信息:
1、应用软件定位需求:许多应用软件需要使用手机定位功能,如地图导航、外卖配送等,关闭定位功能将影响这些应用的正常使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系统级定位需求:手机操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手机定位功能,如推送天气预报、路况信息等。
3、其他途径泄露个人信息:关闭手机定位功能并不能防止其他途径泄露个人信息,如通过公共Wi-Fi、社交平台等。
为在保证应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降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仅允许信任的应用使用手机定位功能。
(2)定期检查手机应用权限,关闭不必要的权限。
(3)使用手机安全软件,监控手机应用行为,防止恶意软件窃取个人信息。
在隐私保护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多种措施,共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以下关于隐私保护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