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政务应用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政务应用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和挑战,如数据泄露、系统漏洞、恶意攻击等,为加强政务应用安全管理,确保国家信息安全,我国近日发布了《政务应用安全管理新规》,以下将从新规的背景、内容、意义等方面进行解读。
背景
近年来,我国政务应用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政务应用安全管理问题日益凸显,政务应用涉及大量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将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政务应用系统复杂,技术更新迭代快,安全隐患难以完全消除,为应对这些问题,加强政务应用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政务应用安全管理新规》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总则,明确了政务应用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强调要建立健全政务应用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政务应用安全、稳定、可靠。
2、安全管理职责,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在政务应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开展安全评估等。
3、安全技术要求,规定了政务应用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要求政务应用具备较强的安全防护能力。
4、安全保障措施,提出了政务应用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安全防护、安全监测、安全审计、应急响应等,要求政务应用具备快速响应和处置安全事件的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明确了政务应用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对违反新规的行为将依法予以查处。
意义
《政务应用安全管理新规》的发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提高政务应用安全水平,新规的出台将有效提高政务应用的安全防护能力,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2、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务应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加强政务应用安全管理,有助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政务应用涉及大量敏感信息,加强安全管理有助于保护人民群众的隐私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促进信息化发展,新规的出台将促进政务应用的安全健康发展,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政务应用安全管理新规》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规,共同构筑信息安全防线,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
标签: #政务应用安全管理新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