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安全法概述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数据安全制定的法律,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旨在加强数据安全保护,规范数据处理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1、数据分类分级
数据安全法将数据分为个人信息、重要数据、一般数据三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实施差异化保护,个人信息是指与个人身份相关的数据,重要数据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重大经济利益的数据,一般数据是指除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之外的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数据安全法要求数据处理者履行以下义务:
(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人;
(2)对个人信息、重要数据进行分类分级,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3)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监测、预警、处置和报告;
(4)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存储、处理、传输、提供、公开个人信息;
(5)不得非法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
3、数据安全监管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监管职责,规定了监管部门对数据处理活动的监督检查、调查处理、行政处罚等措施。
4、数据安全事件应对
数据安全法要求数据处理者在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及时通知用户,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法解读图文版
1、数据分类分级
(图)数据分类分级示意图
2、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图)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流程图
3、数据安全监管
(图)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图
4、数据安全事件应对
(图)数据安全事件应对流程图
合规要点
1、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数据处理者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人,确保数据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2、数据分类分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对个人信息、重要数据进行分类分级,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3、数据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处置和报告
建立数据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处置和报告机制,确保数据安全事件得到及时处理。
4、遵守个人信息保护规定
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存储、处理、传输、提供、公开个人信息,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5、不得非法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
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数据出境的管理规定,不得非法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重要法律,对于加强数据安全保护、规范数据处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数据处理者应认真学习数据安全法,切实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确保数据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数据安全监管,严厉打击数据安全违法行为,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标签: #数据安全法解读图文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