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楼道作为社区的重要公共空间,其管理和维护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社区环境,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始尝试让居民自主参与楼道管理,本文将以某社区为例,剖析社区居民自主管理楼道的成功案例,以期为其他社区提供借鉴。
案例背景
某社区共有居民楼10栋,住户3000余人,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楼道卫生、设施损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社区决定尝试让居民自主管理楼道,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案例实施过程
1、成立楼道自治小组
社区在每栋楼选出一名楼长,负责协调本楼居民参与楼道管理,楼长组织居民召开楼道自治会议,讨论楼道管理方案,并推选产生楼道自治小组,自治小组成员由楼长、热心居民和志愿者组成,负责楼道卫生、设施维修、邻里纠纷调解等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制定楼道管理制度
楼道自治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楼道管理制度,明确楼道卫生、设施维修、邻里纠纷调解等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工作流程,制定奖惩措施,对积极参与楼道管理的居民给予表彰,对破坏楼道环境的行为进行处罚。
3、开展楼道环境整治
自治小组组织居民对楼道进行清洁、消毒,清除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现象,对楼道内的公共设施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设施完好、安全。
4、建立邻里互助机制
自治小组积极倡导邻里互助,组织居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为老人送餐、帮助居民搬运重物等,通过这些活动,增进邻里感情,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加强宣传教育
自治小组通过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向居民宣传楼道管理制度和邻里互助理念,提高居民对楼道管理的认识和参与度。
案例成效
1、楼道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居民自主管理,楼道卫生、设施损坏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楼道环境焕然一新。
2、居民参与度提高
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积极参与楼道管理,增强了社区归属感和责任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邻里关系和谐
邻里互助机制的建立,使居民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4、社区凝聚力增强
居民自主管理楼道的成功实践,提高了社区凝聚力,为社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区居民自主管理楼道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社区环境、增进邻里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其他社区可以借鉴该案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社区的楼道管理模式,共同打造和谐家园。
标签: #有关社区居民自己管理楼道的案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