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试题》
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静脉输液时,导致静脉炎的原因不包括( )
A. 长期输入高浓度溶液 B. 输液速度过快 C. 无菌操作不严格 D. 长期输入刺激性药物
答案:B
解析:输液速度过快主要是引起循环负荷过重,而非静脉炎。
2、肌肉注射时,出现断针的原因不包括( )
A. 针头质量差 B. 进针角度过大 C. 患者躁动 D. 注射部位过深
答案:D
解析:注射部位过深不是导致断针的常见原因,其他选项均可能导致断针。
3、吸氧时,氧疗副作用不包括( )
A. 氧中毒 B. 肺不张 C. 呼吸抑制 D. 心律失常
答案:D
解析:心律失常不是吸氧常见的直接副作用。
4、导尿时,导致尿道损伤的原因不包括( )
A. 导尿管过粗 B. 操作不熟练 C. 患者过度紧张 D. 气囊注水过多
答案:C
解析:患者过度紧张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尿道损伤,其他选项容易造成尿道损伤。
5、鼻饲时,引起误吸的原因不包括( )
A. 喂食速度过快 B. 患者昏迷 C. 胃管插入过深 D. 体位不当
答案:C
解析:胃管插入过深不一定就会引起误吸,而喂食速度过快、患者昏迷、体位不当等都可能导致误吸。
6、静脉采血时,导致溶血的原因不包括( )
A. 抽血速度过快 B. 抗凝管不干燥 C. 抽血后剧烈震荡 D.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答案:D
解析: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主要影响抽血量,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溶血。
7、皮下注射时,出现局部硬结的原因不包括( )
A. 药物刺激性强 B. 注射剂量过大 C. 注射部位过浅 D. 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答案:D
解析: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主要导致感染,而非局部硬结。
8、灌肠时,导致肠道损伤的原因不包括( )
A. 肛管插入过深 B. 压力过高 C. 患者不配合 D. 灌肠液温度过低
答案:D
解析:灌肠液温度过低一般不会直接导致肠道损伤,其他选项可能引起肠道损伤。
9、口腔护理时,导致患者呛咳的原因不包括( )
A. 患者昏迷 B. 口腔护理液温度过高 C. 操作动作粗暴 D. 患者紧张
答案:B
解析:口腔护理液温度过高主要是引起不适,不一定导致呛咳,而其他选项容易引起呛咳。
10、吸痰时,导致低氧血症的原因不包括( )
A. 吸痰时间过长 B. 吸痰管过粗 C. 患者缺氧严重 D. 操作不熟练
答案:D
解析:操作不熟练主要影响吸痰效果,不一定直接导致低氧血症,其他选项可能引起低氧血症。
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预防静脉输液外渗的措施包括( )
A. 选择合适的血管 B.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C. 控制输液速度 D. 固定好针头
答案:ABCD
解析:选择合适血管、无菌操作、控制速度和固定好针头都有助于预防外渗。
2、预防肌肉注射硬结的措施包括( )
A.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B. 注射前按摩局部 C. 注射后热敷 D. 注射时避开瘢痕、硬结
答案:ABCD
解析:这些措施都能减少肌肉注射硬结的发生。
3、预防吸氧副作用的措施包括( )
A. 严格控制吸氧浓度和时间 B. 定期检查血气分析 C. 湿化吸氧装置 D. 加强患者的监测
答案:ABCD
解析:严格控制各项参数、检查血气、湿化以及加强监测都可预防副作用。
4、预防导尿并发症的措施包括( )
A.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B.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C. 动作轻柔 D. 妥善固定导尿管
答案:ABCD
解析:这些都是预防导尿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判断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静脉输液时,只要患者没有不适,输液速度可以随意调节。(错)
解析:输液速度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等合理调节,不能随意。
2、肌肉注射时,进针越深越好。(错)
解析:应根据患者情况和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进针深度。
3、吸氧时,氧流量越大越好。(错)
解析: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调节合适的氧流量。
4、导尿时,只要插入顺利就不需要固定导尿管。(错)
解析:固定导尿管是非常重要的,防止脱出等。
5、鼻饲时,每次鼻饲量越多越好。(错)
解析:应根据患者情况控制每次鼻饲量,避免引起不适。
6、静脉采血时,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不影响抽血量。(错)
解析:会影响抽血量,导致抽血失败。
7、皮下注射时,不需要消毒局部皮肤。(错)
解析:必须严格消毒。
8、灌肠时,肛管插入越深越好。(错)
解析:应根据患者情况插入合适长度。
9、口腔护理时,不需要评估患者的口腔情况。(错)
解析:需要评估以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
10、吸痰时,不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错)
解析:需要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简述静脉输液导致静脉炎的预防措施。
答:(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2)选择合适的血管,避免在有炎症、硬结的部位穿刺。(3)控制输液速度,避免过快。(4)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药物时,应选择中心静脉置管。(5)定期更换输液部位。(6)对长期输液的患者,加强巡视,观察局部情况。
2、简述吸氧时导致氧中毒的预防措施。
答:(1)严格控制吸氧浓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2)定期进行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吸氧方案。(3)使用湿化瓶,保持氧气湿润。(4)加强对患者的监测,观察有无氧中毒的早期症状。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