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备份管理制度范本
总则
1、为了加强公司数据备份管理,确保公司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数据备份的部门和人员。
3、数据备份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数据丢失、损坏或泄露。
职责分工
1、数据所有者:负责确定本部门需要备份的数据,并指定数据备份责任人。
2、数据备份责任人:负责制定本部门的数据备份计划,组织实施数据备份,并对备份数据的安全性负责。
3、信息技术部门:负责提供数据备份技术支持,确保数据备份系统的正常运行。
4、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数据备份管理工作,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备份策略
1、备份频率: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化频率,确定不同数据的备份频率,重要数据应每天备份,一般数据应每周备份。
2、备份方式:采用本地备份和异地备份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本地备份应采用磁带、磁盘等存储介质,异地备份应采用磁带库、光盘库等存储介质。
3、备份时间:选择业务低谷期进行数据备份,避免影响业务正常运行,备份时间应尽量短,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
4、备份数据保留期限: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备份数据的保留期限,重要数据的备份数据应保留至少 7 年,一般数据的备份数据应保留至少 1 年。
备份计划
1、数据备份责任人应根据本部门的数据备份策略,制定本部门的数据备份计划,备份计划应包括备份时间、备份方式、备份数据保留期限等内容。
2、数据备份计划应经数据所有者和信息技术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
3、数据备份责任人应根据备份计划,定期组织实施数据备份,并对备份数据进行检查和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备份存储
1、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存储介质中,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
2、本地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公司内部的磁带库、磁盘阵列等存储设备中,异地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公司外部的磁带库、光盘库等存储设备中。
3、存储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确保存储设备的正常运行。
备份恢复
1、数据备份责任人应定期组织实施备份恢复演练,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2、在发生数据丢失、损坏或泄露等情况时,数据备份责任人应立即启动备份恢复流程,尽快恢复数据。
3、备份恢复流程应经过测试和验证,确保备份恢复的成功率和数据的完整性。
备份管理监督
1、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数据备份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数据备份责任人应定期向数据所有者和信息技术部门报告数据备份管理工作情况,接受监督和检查。
3、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附则
1、本制度由公司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