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和负载测试实验报告
一、引言
压力和负载测试是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不同的负载场景,测试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等性能指标,以确定系统的性能瓶颈和优化方向。
二、实验环境
1、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9
2、数据库:MySQL 8.0
3、应用服务器:Tomcat 9.0
4、测试工具:JMeter 5.4.1
三、实验步骤
1、设计测试场景
- 根据系统的业务需求和架构,设计不同的负载场景,包括并发用户数、请求类型、请求频率等。
- 设计一个模拟电商网站的负载场景,包括用户登录、商品浏览、购物车添加、订单支付等操作。
2、创建测试计划
- 在 JMeter 中创建测试计划,设置测试的线程数、循环次数、持续时间等参数。
- 设置测试计划的线程数为 100,循环次数为 1000,持续时间为 10 分钟。
3、添加测试元件
- 在测试计划中添加测试元件,包括线程组、HTTP 请求、定时器、断言等。
- 添加一个线程组,设置线程数为 100,循环次数为 1000,添加一个 HTTP 请求,设置请求的 URL、方法、参数等,添加一个定时器,设置请求的延迟时间,添加一个断言,检查响应的状态码是否为 200。
4、运行测试
- 启动 JMeter 测试计划,开始模拟负载场景。
- 在 JMeter 中点击“启动”按钮,开始模拟电商网站的负载场景。
5、分析测试结果
- 在 JMeter 中查看测试结果,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等性能指标。
- 查看响应时间的分布情况,找出响应时间较长的请求,查看吞吐量的变化趋势,找出系统的性能瓶颈,查看资源利用率的情况,找出系统的资源瓶颈。
四、实验结果
1、响应时间
- 响应时间是指系统从接收到请求到返回响应的时间,在本实验中,我们设置了不同的并发用户数,测试了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响应时间。
- 图 1 展示了系统在不同并发用户数下的响应时间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并发用户数的增加,系统的响应时间逐渐增加,当并发用户数达到 100 时,系统的响应时间超过了 5 秒,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2、吞吐量
- 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量,在本实验中,我们设置了不同的并发用户数,测试了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吞吐量。
- 图 2 展示了系统在不同并发用户数下的吞吐量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并发用户数的增加,系统的吞吐量逐渐增加,当并发用户数达到 100 时,系统的吞吐量达到了最大值,为 1000 次/分钟。
3、资源利用率
- 资源利用率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 CPU、内存、磁盘等资源的使用情况,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 Windows Server 2019 的性能监视器来监测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 图 3 展示了系统在不同并发用户数下的 CPU 利用率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并发用户数的增加,系统的 CPU 利用率逐渐增加,当并发用户数达到 100 时,系统的 CPU 利用率达到了最大值,为 80%。
图 4 展示了系统在不同并发用户数下的内存利用率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并发用户数的增加,系统的内存利用率逐渐增加,当并发用户数达到 100 时,系统的内存利用率达到了最大值,为 500MB。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压力和负载测试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系统的性能瓶颈: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我们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主要在于数据库的查询操作,当并发用户数达到 100 时,数据库的查询时间过长,导致系统的响应时间超过了 5 秒,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2、系统的优化方向:针对系统的性能瓶颈,我们提出以下优化方向:
- 优化数据库的查询语句,提高查询效率。
- 增加数据库的缓存,减少重复查询。
- 优化应用服务器的配置,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 增加服务器的硬件资源,如内存、CPU 等,提高系统的性能。
六、参考文献
[1] JMeter 官方文档:https://jmeter.apache.org/
[2] MySQL 官方文档:https://dev.mysql.com/doc/
[3] Windows Server 2019 性能监视器:https://docs.microsoft.com/en-us/windows-server/administration/windows-commands/perfmon
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