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定义及触发方式
1、中断服务函数(ISR,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
中断服务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用于处理中断请求,当CPU接收到中断请求时,会自动暂停当前执行的任务,转而执行中断服务函数,完成中断处理后再返回原任务继续执行。
2、普通函数
普通函数是指用户编写的、供其他函数调用的函数,它们在程序中起到模块化的作用,将复杂的功能分解为简单的函数,便于代码维护和复用。
执行时机
1、中断服务函数
中断服务函数在触发中断时执行,中断请求可以来自外部设备(如键盘、鼠标、网络等)或内部异常(如除法溢出、页面错误等)。
2、普通函数
普通函数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根据需要被调用执行,它们的执行时机完全由程序控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执行优先级
1、中断服务函数
中断服务函数具有高优先级,当CPU接收到中断请求时,会立即停止当前任务,执行中断服务函数,这样可以确保关键任务得到及时处理。
2、普通函数
普通函数的执行优先级由程序设计决定,它们可能被其他函数调用,也可能在主程序流程中按顺序执行。
调用方式
1、中断服务函数
中断服务函数通常通过中断请求触发,无需手动调用,在编写中断服务函数时,需要关注中断向量表,确保函数地址与中断号对应。
2、普通函数
普通函数通过函数调用实现,在程序中,其他函数可以通过函数名调用所需功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参数传递
1、中断服务函数
中断服务函数通常不传递参数,在编写中断服务函数时,需要通过寄存器、堆栈或其他方式获取中断信息。
2、普通函数
普通函数可以通过参数传递实现数据交互,函数调用者可以将所需数据作为参数传递给被调用函数,实现数据交换。
中断服务函数与普通函数在定义、触发方式、执行时机、执行优先级、调用方式和参数传递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在程序设计中更好地运用中断处理和模块化编程,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合理运用中断服务函数和普通函数,可以提高程序性能和可维护性。
标签: #中断服务函数与普通函数有何不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