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保密管理制度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已成为档案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根据国家保密局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保密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的全过程,包括档案的接收、整理、数字化加工、存储、传输、销毁等环节。
三、职责分工
1、保密领导小组:负责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保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制定保密工作计划和措施,监督检查保密工作的落实情况。
2、保密管理部门:负责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保密工作的日常管理,制定保密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开展保密培训和宣传教育,对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3、数字化加工部门:负责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的具体实施,按照保密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对涉密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确保加工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4、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涉密档案的接收、整理、存储、传输、销毁等环节的管理,按照保密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对涉密档案进行妥善保管,确保档案的安全。
四、保密管理措施
1、人员管理:
- 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人员必须经过保密培训,熟悉保密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保密管理制度,具备保密意识和保密能力。
- 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人员必须与本单位签订保密协议,明确保密责任和义务。
- 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人员必须遵守本单位的保密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得泄露涉密档案的内容和信息。
2、设备管理:
- 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设备必须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经过保密检测和验收,具备保密性能。
- 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设备必须专人专用,不得与非涉密设备混用。
- 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密性能。
3、场所管理:
- 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场所必须符合国家保密标准,具备保密条件。
- 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场所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设置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安全防范设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 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场所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档案管理:
- 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前,必须对档案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登记,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 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中,必须对档案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防止档案的丢失、泄露和篡改。
- 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完成后,必须对档案进行严格的审核和验收,确保档案的质量和保密性能。
5、数据管理:
- 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按照国家保密标准和本单位的保密管理制度进行存储、传输和销毁。
- 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必须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的泄露和篡改。
- 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必须定期进行备份,防止数据的丢失。
五、监督检查
1、保密领导小组:定期对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保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保密管理部门:定期对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保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落实。
3、数字化加工部门:定期对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保密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向保密管理部门报告。
4、档案管理部门:定期对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保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保密管理部门报告。
六、责任追究
1、对违反本保密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罚款、降职、撤职等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对因违反本保密管理制度而导致涉密档案泄露、丢失、篡改等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降职、撤职、开除等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附则
1、本保密管理制度由保密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本保密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