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合法合规性审查日益受到重视,为帮助企业全面、准确地识别和防范法律风险,本文将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合法合规性审查清单进行梳理,并提供操作指南。
合法合规性审查清单
1、公司章程审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公司章程是否符合《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公司章程中是否存在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内容;
(3)公司章程是否明确了公司的经营范围、组织机构、股东权利义务等。
2、公司设立文件审查
(1)公司设立文件是否齐全、真实、有效;
(2)公司设立文件是否符合《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公司设立文件中是否存在损害股东利益、违反公平原则等情形。
3、公司注册资本审查
(1)公司注册资本是否符合《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公司注册资本是否真实、准确;
(3)公司注册资本是否存在抽逃、虚假出资等情形。
4、公司股权结构审查
(1)公司股权结构是否符合《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公司股权是否存在代持、隐名股东等情形;
(3)公司股权是否存在权属纠纷、股权代持协议无效等情形。
5、公司经营范围审查
(1)公司经营范围是否符合《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公司经营范围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无照经营等情形;
(3)公司经营范围是否存在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6、公司合同审查
(1)公司合同是否符合《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公司合同是否存在无效、可撤销等情形;
(3)公司合同是否存在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公平原则等情形。
7、公司知识产权审查
(1)公司知识产权是否合法、有效;
(2)公司知识产权是否存在侵权、被侵权等情形;
(3)公司知识产权是否存在权属纠纷、许可使用协议无效等情形。
8、公司劳动用工审查
(1)公司劳动用工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公司是否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拖欠工资等情形;
(3)公司是否存在侵害劳动者权益、违反公平原则等情形。
9、公司税务审查
(1)公司税务申报是否符合《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公司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等情形;
(3)公司是否存在违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等情形。
10、公司环境保护审查
(1)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公司是否存在环境污染、超标排放等情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公司是否存在违规使用危险化学品等情形。
操作指南
1、建立合法合规性审查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合法合规性审查制度,明确审查范围、审查程序、审查责任等。
2、建立合法合规性审查团队
企业应设立专门负责合法合规性审查的团队,由法律、财务、审计等专业人员组成。
3、审查前准备
(1)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2)收集公司相关文件、资料;
(3)明确审查重点、审查要点。
4、审查实施
(1)对照合法合规性审查清单,逐项审查;
(2)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
(3)跟踪整改落实情况。
5、审查总结
(1)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
(2)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合法合规性审查制度;
(3)形成合法合规性审查报告。
合法合规性审查是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企业应高度重视合法合规性审查工作,不断完善审查制度,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标签: #合法合规性审查清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