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各项活动。
第三条 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得到有效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理。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企业成立安全生产风险预测预警与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第五条 领导小组职责:
(一)组织制定本制度,并监督实施;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预测预警体系;
(三)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排查、评估和预警工作;
(四)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演练;
(五)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六条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
(一)组织编制安全生产风险预测预警报告;
(二)开展安全生产风险排查、评估和预警工作;
(三)协调各部门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措施;
(四)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查处。
第七条 各部门职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按照本制度要求,组织开展本部门安全生产风险预测预警工作;
(二)落实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措施,确保本部门安全生产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配合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开展安全生产风险排查、评估和预警工作。
第三章 安全生产风险预测预警
第八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预测预警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风险监控四个环节。
第九条 风险识别:通过现场检查、设备检测、技术分析等方法,识别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第十条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第十一条 风险预警: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提醒相关责任人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第十二条 风险监控:对已预警的风险进行持续监控,确保风险防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第四章 应急处理
第十三条 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程序和措施。
第十四条 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二)应急响应程序;
(三)应急物资和装备;
(四)应急通信和联络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五)事故报告和处置程序;
(六)应急演练和培训。
第十五条 发生事故时,应急组织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第十六条 应急响应工作包括:
(一)事故报告和处置;
(二)人员疏散和救援;
(三)事故现场保护;
(四)事故调查和处理。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七条 对在安全生产风险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撤职等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测预警与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企业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预测预警体系,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标签: #安全生产风险预测预警管理制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