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制度
一、引言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
三、基本原则
1、风险预控原则: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
2、分级管控原则:根据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实施相应的管控措施。
3、全员参与原则:安全生产分级管控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4、持续改进原则:安全生产分级管控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
四、风险识别与评估
1、风险识别: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等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2、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识别的结果,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
3、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
五、分级管控措施
1、重大风险管控措施:
建立重大风险管控档案:对重大风险进行登记,建立重大风险管控档案,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点位置、风险等级、管控措施、责任人等信息。
制定专项管控方案:针对重大风险,制定专项管控方案,明确管控目标、管控措施、管控责任人、管控期限等内容。
加强监测监控:对重大风险进行实时监测监控,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重大风险,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等内容。
2、较大风险管控措施:
建立较大风险管控档案:对较大风险进行登记,建立较大风险管控档案,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点位置、风险等级、管控措施、责任人等信息。
制定管控方案:针对较大风险,制定管控方案,明确管控目标、管控措施、管控责任人、管控期限等内容。
加强日常检查:对较大风险进行日常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开展教育培训:对较大风险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一般风险管控措施:
建立一般风险管控档案:对一般风险进行登记,建立一般风险管控档案,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点位置、风险等级、管控措施、责任人等信息。
制定管控措施:针对一般风险,制定管控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管控期限等内容。
加强巡查:对一般风险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开展安全提示:对一般风险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提示,提高其安全意识。
4、低风险管控措施:
建立低风险管控档案:对低风险进行登记,建立低风险管控档案,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点位置、风险等级、管控措施、责任人等信息。
制定管控措施:针对低风险,制定管控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管控期限等内容。
加强宣传:对低风险相关人员进行宣传,提高其安全意识。
六、监督检查与考核
1、监督检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定期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2、考核评价: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定期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3、奖惩制度:对在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制度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七、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