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供应商资源池管理制度
总则
1、目的:为了规范供应商资源池的管理,提高供应商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保障公司的采购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供应商资源池的建立、维护、评估和使用。
3、职责分工:
采购部门:负责供应商资源池的建立、维护和评估,以及供应商的选择、谈判和合同签订。
质量部门:负责供应商的质量评估和审核,以及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检验和验收。
技术部门:负责供应商的技术评估和审核,以及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财务部门:负责供应商的财务评估和审核,以及供应商的付款和结算管理。
其他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协调,以及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使用和反馈。
供应商资源池的建立
1、供应商信息收集:采购部门应通过市场调研、招标、询价等方式,广泛收集供应商的信息,包括供应商的基本情况、资质证书、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状况、信誉记录等。
2、供应商信息审核:采购部门应对收集到的供应商信息进行审核,筛选出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并将其纳入供应商资源池。
3、供应商分类管理:采购部门应根据供应商的规模、行业、产品或服务等因素,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不同层次的供应商资源池,如战略供应商、重要供应商、一般供应商等。
供应商资源池的维护
1、供应商信息更新: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的信息进行更新,包括供应商的基本情况、资质证书、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状况、信誉记录等,确保供应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供应商绩效评估: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估,包括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产品或服务质量、价格水平、售后服务等,根据评估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如优秀供应商、合格供应商、不合格供应商等。
3、供应商关系维护: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供应商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供应商资源池的评估
1、评估指标体系:采购部门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供应商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供应商的基本情况、资质证书、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状况、信誉记录、交货准时率、产品或服务质量、价格水平、售后服务等。
2、评估方法:采购部门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估,如问卷调查、现场考察、数据分析等。
3、评估结果应用:采购部门应根据评估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如优秀供应商、合格供应商、不合格供应商等,对于优秀供应商,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支持,如优先采购、增加采购份额、提供技术支持等;对于合格供应商,应要求其改进不足之处,提高绩效水平;对于不合格供应商,应及时淘汰,重新选择供应商。
供应商资源池的使用
1、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应根据公司的采购需求和供应商资源池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在选择供应商时,应优先选择优秀供应商和合格供应商。
2、供应商谈判: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确定采购价格、交货期、质量标准、售后服务等条款,在谈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供应商的绩效评估结果和市场行情,争取有利的采购条件。
3、供应商合同签订: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签订合同前,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供应商供货管理: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进度和供货情况,确保供应商按时供货,在供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进行验收和检验,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
附则
1、本制度由采购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