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关于建立健全重大数据安全事件处置制度的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据已成为企业和组织的重要资产,数据安全事件的发生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失,为了有效应对重大数据安全事件,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提高企业和组织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重大数据安全事件处置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及所属各单位发生的重大数据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事件分类
根据数据安全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特别重大数据安全事件(Ⅰ级):造成特别重大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或对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数据安全事件。
2、重大数据安全事件(Ⅱ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较大社会影响或对国家安全构成较大威胁的数据安全事件。
3、较大数据安全事件(Ⅲ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一定社会影响或对国家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的数据安全事件。
4、一般数据安全事件(Ⅳ级):造成较小经济损失、较小社会影响或对国家安全构成较小威胁的数据安全事件。
应急处置原则
1、预防为主: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预防数据安全事件的发生。
2、快速反应:一旦发生数据安全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3、协同配合: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数据安全事件。
4、依法处置: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进行处置,确保处置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数据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应急指挥中心由企业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指定专人作为成员。
2、应急处置小组
根据数据安全事件的类型和特点,成立相应的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处置小组包括应急技术组、应急调查组、应急公关组、应急保障组等。
3、职责分工
(1)应急技术组:负责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技术分析和评估,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实施技术处置措施。
(2)应急调查组:负责对数据安全事件的原因、经过和损失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提出处理建议。
(3)应急公关组:负责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对外宣传和解释,回应社会关切,维护企业形象。
(4)应急保障组:负责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物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障。
应急响应流程
1、事件报告
当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相关部门应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填写《数据安全事件报告表》,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影响范围、损失情况等。
2、事件评估
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应急技术组对事件进行评估,确定事件的类型、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根据评估结果,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小组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应急技术组负责对事件进行技术处理,恢复数据系统的正常运行;应急调查组负责对事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提出处理建议;应急公关组负责对事件进行对外宣传和解释,回应社会关切;应急保障组负责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物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障。
4、事件恢复
当数据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置后,应急技术组应组织对数据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确保数据系统的正常运行,应急调查组应对事件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5、事件总结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中心应组织对事件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应急指挥中心应将事件总结报告上报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
监督检查
1、企业应定期对数据安全事件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应急指挥中心应定期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演练和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3、各部门应加强对本部门数据安全工作的管理,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防止数据安全事件的发生。
附则
1、本制度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是一份关于重大数据安全事件处置制度的方案,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