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为了保障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数据安全法》,该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以下是《数据安全法》采取的主要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主体
《数据安全法》明确规定,数据安全责任主体包括数据处理者、数据控制者、数据服务提供者等,这些主体在数据安全方面负有相应责任,包括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等。
规范数据处理活动
《数据安全法》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了全面规范,要求数据处理者在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环节,采取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数据安全,具体措施包括:
1、依法收集数据:数据处理者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非法收集、使用数据。
2、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处理者应当对数据按照重要性、敏感程度等进行分类分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数据安全评估:数据处理者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当进行数据安全评估,确保数据安全。
4、数据安全审计:数据处理者应当定期进行数据安全审计,发现数据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数据安全培训:数据处理者应当对员工进行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
加强数据安全监管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要求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具体措施包括:
1、监督检查:监管部门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依法处理。
2、处罚措施:对违反数据安全法的行为,监管部门可以依法采取警告、罚款、责令改正、暂停业务、吊销许可证等处罚措施。
3、举报制度: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违反数据安全法的行为,对举报人进行保护。
完善数据安全国际合作
《数据安全法》强调加强数据安全国际合作,推动建立数据安全国际规则,促进数据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具体措施包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积极参与国际数据安全标准的制定,推动形成国际共识。
2、加强国际交流:与其他国家开展数据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数据安全挑战。
3、数据跨境传输:依法对数据跨境传输进行管理,确保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法》通过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主体、规范数据处理活动、加强数据安全监管、完善数据安全国际合作等措施,全面加强数据安全保护,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为我国数据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标签: #数据安全法采取哪些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