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从生态环境保护数据出发,分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1、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较2015年提高10.3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2.4%,达到35微克/立方米。
2、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截至2019年底,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达到71.0%,较2015年提高7.3个百分点,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均有所提升。
3、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近年来,我国耕地保护取得显著成效,耕地面积保持稳定,截至2019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19.18亿亩,较2015年增加0.12亿亩,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加大,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4、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进展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850处,面积达2.7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4%,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挑战。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1、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尽管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地区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交织,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态安全。
2、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我国部分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如草原退化、森林减少、湿地萎缩等,这导致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3、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足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4、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部分法律法规与实际需求存在脱节,执法监管力度有待加强,违法成本较低。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未来展望
1、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降低污染物排放。
3、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系统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4、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5、深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标签: #生态环境保护数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