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企业乃至个人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确保数据安全,我国将数据安全分为不同的等级,以实现对不同类型数据的安全保护,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安全的分级体系,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数据安全的分层保护。
数据安全等级划分
1、国际标准
国际上,数据安全等级划分主要参照ISO/IEC 27001标准,该标准将数据安全等级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1)一级:物理安全,主要包括对数据存储、传输和处理的物理环境进行保护,如防火、防盗、防潮、防尘等。
(2)二级:网络安全,主要包括对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等。
(3)三级:应用安全,主要包括对数据在应用层的安全保护,如数据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等。
(4)四级:数据安全治理,主要包括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和监控,如风险评估、安全策略、安全审计等。
2、我国标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我国的数据安全等级划分主要参照国家标准GB/T 35273-2017《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该标准将数据安全等级分为以下五个级别:
(1)一级:重要数据安全保护,针对国家重要信息系统中的核心数据,采取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
(2)二级:关键数据安全保护,针对国家关键信息系统中的核心数据,采取较为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
(3)三级:重要数据安全保护,针对国家重要信息系统中的关键数据,采取较为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
(4)四级:一般数据安全保护,针对国家一般信息系统中的关键数据,采取一定安全保护措施。
(5)五级:敏感数据安全保护,针对个人和企业敏感数据,采取一定安全保护措施。
数据安全等级保护措施
针对不同等级的数据,应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1、一级: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治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二级:在一级基础上,增加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
3、三级:在二级基础上,增加数据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保护。
4、四级:在三级基础上,增加数据备份、恢复、容灾等。
5、五级:在四级基础上,增加数据脱敏、匿名化等。
数据安全等级划分有助于提高数据安全保护水平,为不同类型的数据提供针对性的安全保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数据安全等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才能确保数据安全,为国家、企业、个人创造价值。
标签: #数据安全分为几个级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