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吸痰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
1、吸痰时引起低氧血症的原因不包括( )
A. 吸痰管插入过深 B. 吸痰时间过长 C. 吸痰负压过大 D. 痰液黏稠
2、预防吸痰引起感染的关键措施是( )
A. 严格无菌操作 B.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C. 控制吸痰时间 D. 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吸痰过程中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常见的原因是( )
A. 刺激迷走神经 B. 吸痰管插入过深 C. 痰液黏稠 D. 负压过大
4、吸痰时如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滴入生理盐水 B. 加大负压 C. 叩击胸部 D. 超声雾化吸入
5、下列哪项不是吸痰法的禁忌证( )
A. 严重缺氧 B. 大咯血 C. 支气管哮喘 D. 喉头水肿
6、吸痰时如患者出现呛咳,应( )
A. 立即停止吸痰 B. 继续吸痰 C. 给予吸氧 D. 调整吸痰管位置
7、吸痰时如痰液堵塞吸痰管,应( )
A. 立即拔出吸痰管 B. 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C. 更换吸痰管 D. 加大负压吸引
8、预防吸痰引起气道黏膜损伤的措施不包括( )
A.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B. 控制吸痰时间 C. 动作轻柔 D. 提高负压
9、吸痰时如患者出现呼吸骤停,应( )
A.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B. 继续吸痰 C. 给予吸氧 D. 通知医生
10、吸痰操作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 吸痰前应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 B. 吸痰时应左右旋转吸痰管,向上提拉 C. 吸痰时应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口咽部分泌物 D. 吸痰后应给予吸氧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简述吸痰法的目的。
2、吸痰法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3、吸痰法的并发症有哪些?如何预防?
4、吸痰时如何判断痰液的黏稠度?
5、吸痰过程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如何处理?
三、案例分析题(共 20 分)
患者,男性,65 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入院后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等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进行吸痰操作,请问:
1、吸痰操作前,护士应评估患者的哪些情况?
2、吸痰操作中,护士应注意哪些事项?
3、吸痰操作后,护士应如何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答案:
选择题
1、D 2. A 3. A 4. B 5. A 6. A 7. B 8. D 9. A 10. C
简答题
1、吸痰法的目的包括: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防止窒息;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
2、吸痰法的操作要点包括: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呼吸道情况等;选择合适的吸痰管,调节负压;严格无菌操作,插管动作轻柔;吸痰时左右旋转吸痰管,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 秒;吸痰后给予吸氧。
3、吸痰法的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感染、心律失常、气道黏膜损伤、呼吸骤停等,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和负压;控制吸痰时间;动作轻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等。
4、吸痰时判断痰液黏稠度的方法如下:Ⅰ度(稀痰):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无痰液滞留;Ⅱ度(中度黏痰):痰的外观较Ⅰ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Ⅲ度(重度黏痰):痰的外观明显黏稠,呈黄色,吸痰后有大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不易被水冲洗干净;Ⅳ度(极黏稠痰或有痰痂):痰的外观非常黏稠,呈黄色或绿色,吸痰后有大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且不易被水冲洗干净,甚至形成痰痂。
5、吸痰过程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吸痰,给予吸氧,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呼吸困难症状不缓解,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案例分析题
1、吸痰操作前,护士应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呼吸道情况、合作程度等。
2、吸痰操作中,护士应注意以下事项:
-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和负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呼吸道情况进行调整。
- 插管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 吸痰时左右旋转吸痰管,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 秒。
- 吸痰后给予吸氧,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吸痰操作后,护士应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护士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如痰液的颜色、量、黏稠度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