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审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的合规管理,规范合规审查工作,防范合规风险,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的合规审查工作。
第三条 合规审查工作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客观公正、独立审查、及时有效的原则。
第四条 公司设立合规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负责公司的合规审查工作,委员会由公司领导、法律事务部门负责人、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第二章 合规审查的范围和内容
第五条 合规审查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
(一)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等;
(二)公司签订的合同、协议、备忘录等;
(三)公司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重大活动等;
(四)公司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岗位职责等;
(五)公司的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
(六)公司的对外投资、融资、担保等;
(七)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等;
(八)公司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
(九)公司的其他可能涉及合规风险的事项。
第六条 合规审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合法性审查,审查事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公司规章制度等的要求。
(二)合规性审查,审查事项是否符合公司的合规政策、合规管理体系等的要求。
(三)合理性审查,审查事项是否符合公司的商业利益、经营策略等的要求。
(四)风险评估,评估事项可能带来的合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第三章 合规审查的程序和方法
第七条 合规审查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一)申请,由相关部门或人员提出合规审查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二)受理,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应当及时进行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三)审查,委员会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四)反馈,委员会将审查意见反馈给申请人,并听取申请人的意见。
(五)决定,委员会根据审查意见,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六)备案,委员会将审查决定报公司领导备案。
第八条 合规审查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一)文件审查,审查相关的文件、资料、记录等。
(二)访谈,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相关情况。
(三)调查,对相关事项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
(四)分析,对收集到的证据和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合规风险。
第四章 合规审查的责任和义务
第九条 申请人应当承担以下责任和义务:
(一)按照规定提交合规审查申请,并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材料。
(二)配合委员会的审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三)根据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
第十条 委员会应当承担以下责任和义务:
(一)按照规定受理合规审查申请,并及时进行审查。
(二)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查,确保审查工作的客观、公正、独立。
(三)提出审查意见,并及时反馈给申请人。
(四)根据审查意见,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并报公司领导备案。
(五)对审查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提高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公司法律事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