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总则
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测预警工作,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风险预测预警原则
1、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将风险预测预警工作贯穿于企业安全生产的全过程。
2、科学严谨,实事求是:风险预测预警工作应遵循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预测预警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对各类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全面预测预警,重点关注重大风险、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
4、及时准确,高效处置:对预测到的风险,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预警信息的及时传递和高效处置。
1、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事故隐患;
2、重大危险源、关键设备、重点区域的安全风险;
3、事故易发、多发区域的安全风险;
4、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等风险;
5、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风险预测预警程序
1、信息收集:各部门、车间、班组要定期收集安全生产相关信息,包括设备、工艺、人员、环境等方面,确保信息来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风险识别: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各类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识别。
3、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措施。
4、预警发布:预警信息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审核后,及时发布至相关部门和人员。
5、预警响应:各部门、车间、班组要根据预警信息,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等级。
6、预警总结:预警结束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对预警工作进行总结,分析预警工作的成效,完善预警机制。
风险预测预警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车间、班组及员工在风险预测预警工作中的职责。
2、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3、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安全生产。
4、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5、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提高风险预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6、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监督检查
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要严肃查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定期对风险预测预警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预警机制。
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与本企业其他规章制度有冲突,以本制度为准。
标签: #安全生产风险预测预警管理制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