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校园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为加强大学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大学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本文将全面解读《办法》,以期为我国大学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1、适用范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大学、科研院所、高职院校等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其他涉及学生个人信息的高校相关单位。
2、数据安全
(1)数据分类
《办法》将大学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核心数据三类,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分类管理。
(2)数据安全责任
大学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落实数据安全防护措施,学校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数据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3)数据安全措施
《办法》要求大学采取以下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①加强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②制定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应对数据安全事件;
③对重要数据实行分级保护,采取加密、脱敏等技术手段,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破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④加强数据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数据安全意识。
3、个人信息保护
(1)个人信息收集
《办法》规定,大学在收集学生个人信息时,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收集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个人信息。
(2)个人信息使用
大学应严格按照收集目的使用学生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提供、交换、转让个人信息。
(3)个人信息存储
大学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学生个人信息存储安全,防止泄露、篡改、破坏。
(4)个人信息删除
《办法》规定,学生在完成学业或退学后,其个人信息应予以删除,学生本人有权要求大学删除其个人信息。
4、监督检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监督检查主体
《办法》规定,教育部负责全国大学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大学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
(2)监督检查内容
监督检查内容包括:大学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措施落实情况;学生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删除等情况;数据安全事件应对情况等。
5、法律责任
《办法》明确了违反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的法律责任,包括:
(1)对违反规定的大学,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对违反规定的个人,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大学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大学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应认真贯彻落实《办法》,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为建设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标签: #大学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