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试题及答案

欧气 1 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

A. 数据模型 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数据库 D. 数据库管理员

答案:B

解析: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

2、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 )

A. 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 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C. 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关键字是能够唯一标识关系中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

3、若关系模式 R(U,F)属于 3NF,则( )

A. 一定属于 BCNF B. 消除了插入和删除异常

C. 仍存在一定的插入和删除异常 D. 属于 BCNF 且消除了插入和删除异常

答案:C

解析:3NF 消除了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但可能存在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所以仍存在一定的插入和删除异常。

4、设有关系模式 R(A,B,C,D),F 是 R 上成立的 FD 集,F = {B→C,C→D},则属性 C 的闭包 C+为( )

A. BCD B. B C. CD D. BC

答案:A

解析:根据 FD 的传递性,B→C,C→D 可以推出 B→D,C+ = BCD。

5、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 )的问题。

A. 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 B. 提高查询速度

C. 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答案:A

解析: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的目的是消除数据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更新异常,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6、下面关于索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索引可以提高查询效率

B. 索引可以保证数据的唯一性

C. 索引会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

D. 索引越多越好

答案:D

解析:索引虽然可以提高查询效率,但也会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并且在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时会增加开销,所以并不是索引越多越好。

7、在 SQL 中,用于实现数据查询的语句是( )

A. SELECT B. INSERT C. UPDATE D. DELETE

答案:A

解析:SELECT 语句用于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

8、在 SQL 中,用于向表中插入数据的语句是( )

A. SELECT B. INSERT C. UPDATE D. DELETE

答案:B

解析:INSERT 语句用于向表中插入数据。

9、在 SQL 中,用于更新表中数据的语句是( )

A. SELECT B. INSERT C. UPDATE D. DELETE

答案:C

解析:UPDATE 语句用于更新表中数据。

10、在 SQL 中,用于删除表中数据的语句是( )

A. SELECT B. INSERT C. UPDATE D. DELETE

答案:D

解析:DELETE 语句用于删除表中数据。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的。

2、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是一张二维表,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元组,表中的一列称为一个属性。

3、关系模型中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4、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包括选择、投影、并、交、差、笛卡尔积。

5、SQL 语言中的数据定义语言包括 CREATE、ALTER、DROP。

6、SQL 语言中的数据操纵语言包括 INSERT、UPDATE、DELETE。

7、SQL 语言中的数据查询语言包括 SELECT。

8、索引是对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进行排序的一种结构,它可以提高查询效率。

9、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基本表(或视图)导出的虚拟表,它本身不包含数据,只包含定义视图的 SQL 语句。

10、事务是数据库系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它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简述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答案:数据库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数据需求和处理需求,确定数据库的应用范围和目标。

(2)概念结构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设计出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即 E-R 图。

(3)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模型转换为数据库的逻辑模型,即关系模式。

(4)物理结构设计:为数据库的逻辑模型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5)数据库实施:根据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的结果,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的导入和初始化。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对数据库进行日常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包括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性能优化、安全性管理等。

2、简述关系规范化的目的和方法。

答案:关系规范化的目的是消除数据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更新异常,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关系规范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范式(1NF):要求关系中的每一个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基本数据项。

(2)第二范式(2NF):要求关系中的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键。

(3)第三范式(3NF):要求关系中的每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主键。

(4)BCNF 范式:要求关系中的每一个决定因素都包含码。

3、简述 SQL 语言的特点。

答案:SQL 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1)非过程化:用户只需提出“做什么”,而无需指出“怎么做”,SQL 语言会自动完成查询计划的优化。

(2)面向集合:SQL 语言的操作对象是集合,而不是单个记录。

(3)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式:SQL 语言提供了多种数据操作方式,如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

(4)语言简洁、易学易用:SQL 语言的语法简洁明了,易于学习和使用。

(5)高度非过程化:用户只需提出“做什么”,而无需指出“怎么做”,SQL 语言会自动完成查询计划的优化。

四、综合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设有关系模式 R(U,F),U = {A,B,C,D,E},F = {A→BC,CD→E,B→D,E→A},求:

(1)R 的候选关键字。

(2)判断 R 是否属于 3NF,并说明理由。

答案:(1)根据函数依赖集 F,可以得到以下属性的闭包:

A+ = ABCDE

B+ = BCD

C+ = C

D+ = D

E+ = E

因为 A+ = U,A 是 R 的候选关键字。

(2)因为 A 是 R 的候选关键字,A 决定了所有其他属性,即不存在非主属性对候选关键字的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R 属于 3NF。

2、设有关系模式 R(U,F),U = {A,B,C,D,E},F = {A→BC,CD→E,B→D,E→A},将 R 分解为 3NF,并保持函数依赖。

答案:根据函数依赖集 F,可以得到以下属性的闭包:

A+ = ABCDE

B+ = BCD

C+ = C

D+ = D

E+ = E

因为 A+ = U,A 是 R 的候选关键字。

因为 A→BC,所以可以将 R 分解为 R1(A,B,C)和 R2(A,D,E)。

因为 R1 中的函数依赖 A→BC 已经满足 3NF 的要求,R1 属于 3NF。

因为 R2 中的函数依赖 E→A 已经满足 3NF 的要求,R2 属于 3NF。

将 R 分解为 3NF,并保持函数依赖的结果为:R1(A,B,C)和 R2(A,D,E)。

标签: #数据库原理 #试题 #答案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