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企业和个人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引发广泛关注,为加强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我国政府出台了《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本文将全面解读《办法》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为您提供合规实践指南。
1、明确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责任
《办法》明确了国家、企业、个人在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责任,政府负责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监管;企业承担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个人应增强数据安全意识,合理使用个人信息。
2、规范数据处理活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办法》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了全面规范,包括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环节,企业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依法取得个人信息,并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3、强化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办法》要求企业在数据处理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安全保护措施,对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等风险的数据处理活动,应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4、严格个人信息跨境传输管理
《办法》规定,个人信息跨境传输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企业应确保个人信息在跨境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5、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技术措施
《办法》要求企业采取加密、匿名化、去标识化等技术措施,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6、明确个人信息主体权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办法》明确了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包括知情权、选择权、更正权、删除权、查询权等,企业应尊重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及时回应个人信息主体的合理请求。
合规实践指南
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企业应根据《办法》要求,制定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企业应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3、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技术措施
企业应采用加密、匿名化、去标识化等技术措施,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关注新技术发展,不断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4、加强员工培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企业应加强员工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和遵守程度。
5、建立投诉举报渠道
企业应设立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个人信息主体投诉,保护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6、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公益活动,推动社会共治。
《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办法》为我国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企业应认真学习《办法》内容,切实履行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责任,共同维护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
标签: #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