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医院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制度
总则
1、为了加强医院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保护患者隐私和医院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电子病历系统(EMR)等。
3、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在发生灾难或系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组织管理
1、医院成立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医院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医院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信息科,信息科科长担任办公室主任。
3、各信息系统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工作,确保本部门的数据安全。
备份策略
1、医院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数据量,制定相应的数据备份策略,备份策略应包括备份频率、备份方式、备份介质、备份保留时间等。
2、对于重要信息系统的数据,应采用实时备份或定期备份的方式,备份介质应采用磁带、光盘、移动硬盘等可靠的存储介质,备份保留时间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化频率确定,一般不少于 7 天。
3、对于一般信息系统的数据,可采用定期备份的方式,备份介质可采用磁带、光盘等存储介质,备份保留时间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化频率确定,一般不少于 30 天。
4、数据备份应在非业务高峰期进行,避免影响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备份管理
1、信息科应建立数据备份管理制度,明确备份工作的流程、责任和要求。
2、备份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备份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备份设备和备份软件的操作。
3、备份设备和备份软件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4、备份数据应定期进行恢复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5、备份数据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或泄露。
灾难恢复
1、医院制定灾难恢复预案,明确灾难恢复的流程、责任和要求。
2、灾难恢复预案应包括灾难备份中心的建设、灾难恢复演练等内容。
3、医院应定期进行灾难恢复演练,检验灾难恢复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在发生灾难或系统故障时,应按照灾难恢复预案的要求,迅速启动灾难恢复工作,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安全管理
1、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工作涉及医院的重要信息,应加强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丢失或损坏。
2、备份设备和备份软件应放置在安全的场所,防止被盗或损坏。
3、备份数据应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
4、对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监督检查
1、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定期对医院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各信息系统使用部门应定期对本部门的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对在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医院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本制度的部门和个人,医院应给予批评和处罚。
附则
1、本制度由医院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改,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