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保障用户的账户安全,许多应用都采用了双因素身份认证(2FA)技术,并非所有应用都实施了这一安全措施,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那些尚未采用双因素身份认证的应用,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账户安全。
社交应用
1、QQ: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QQ尚未普及双因素身份认证,虽然QQ推出了手机安全中心,但并未将其作为登录验证的必要条件。
2、微信:微信作为中国最热门的社交应用之一,同样未普及双因素身份认证,虽然微信提供了“找回密码”功能,但安全性相对较低。
购物应用
1、淘宝: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淘宝尚未普及双因素身份认证,虽然淘宝推出了“安全设置”功能,但并未将其作为登录验证的必要条件。
2、京东:京东同样尚未普及双因素身份认证,虽然京东提供了“找回密码”功能,但安全性相对较低。
支付应用
1、支付宝:作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已经普及了双因素身份认证,部分用户在绑定其他支付账户时,可能并未启用该功能。
2、微信支付:微信支付同样普及了双因素身份认证,部分用户在绑定其他支付账户时,可能并未启用该功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邮箱应用
1、163邮箱:作为国内最受欢迎的邮箱之一,163邮箱尚未普及双因素身份认证,虽然163邮箱提供了“找回密码”功能,但安全性相对较低。
2、126邮箱:126邮箱同样尚未普及双因素身份认证,虽然126邮箱提供了“找回密码”功能,但安全性相对较低。
其他应用
1、网易云音乐:网易云音乐尚未普及双因素身份认证,虽然网易云音乐提供了“找回密码”功能,但安全性相对较低。
2、网易云阅读:网易云音乐阅读同样尚未普及双因素身份认证,虽然网易云音乐阅读提供了“找回密码”功能,但安全性相对较低。
虽然双因素身份认证并非万能,但它能有效降低账户被盗用的风险,在此提醒广大用户,在使用未普及双因素身份认证的应用时,要时刻注意账户安全,以下是一些建议:
1、设置复杂密码:尽量使用字母、数字和符号组合的复杂密码,避免使用生日、姓名等容易被猜到的信息。
2、定期修改密码:定期修改密码可以有效降低账户被盗用的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启用手机验证码:在可用的应用中,尽量启用手机验证码功能,增加账户安全性。
4、关注账户安全:定期检查账户安全设置,确保账户信息不被泄露。
5、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账户异常,立即报警并采取措施,避免损失扩大。
在网络安全日益严峻的今天,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账户安全,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了解哪些应用尚未普及双因素身份认证,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账户安全。
标签: #以下应用不是双因素身份认证的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