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保密管理规定
一、引言
实验室作为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教学实验的重要场所,涉及到大量的机密信息和敏感数据,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保密,保护国家利益和知识产权,特制定本实验室保密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人员,包括科研人员、研究生、本科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三、保密管理原则
1、依法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保密制度,确保实验室的保密工作合法合规。
2、分级管理:根据实验室的工作性质和机密程度,将保密工作分为不同级别,实行分级管理。
3、责任到人:明确每个人员的保密责任,将保密工作落实到个人。
4、严格防范: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防止机密信息和敏感数据的泄露、丢失和被篡改。
5、定期检查:定期对实验室的保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保密管理措施
1、人员管理
-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培训,提高其保密意识和保密能力。
- 与实验室人员签订保密协议,明确其保密责任和义务。
- 对实验室人员的进出进行严格管理,限制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
- 对实验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设备管理
- 对实验室的设备进行登记和管理,明确其用途和使用范围。
- 对实验室的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 对实验室的设备进行安全检查,防止设备被盗、损坏或被篡改。
- 对实验室的设备进行报废处理,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登记和销毁。
3、资料管理
- 对实验室的资料进行分类和登记,明确其机密程度和保管期限。
- 对实验室的资料进行保管和使用,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防止资料泄露、丢失或被篡改。
- 对实验室的资料进行借阅和复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和登记。
- 对实验室的资料进行销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登记和销毁。
4、网络管理
- 对实验室的网络进行安全设置,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 对实验室的网络进行访问控制,限制无关人员访问实验室的网络资源。
- 对实验室的网络进行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 对实验室的网络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5、项目管理
- 对实验室的项目进行登记和管理,明确其机密程度和保密要求。
- 对实验室的项目进行保密审查,确保项目的保密工作符合要求。
- 对实验室的项目进行保密措施的落实,防止项目的机密信息泄露。
- 对实验室的项目进行保密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保密责任追究
1、对违反本规定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处分。
2、对因违反本规定而导致机密信息泄露、丢失或被篡改的人员,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对因违反本规定而给国家和学校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六、附则
1、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规定由实验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