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供应商资源池管理制度
供应商资源池管理是企业采购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保障企业物资供应的稳定性、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以及提升供应商服务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强对供应商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供应商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供应商资源规划
1、供应商分类
根据供应商的性质、规模、行业、地域等因素,将供应商分为战略供应商、重要供应商、一般供应商和临时供应商四类。
2、供应商评估标准
制定科学合理的供应商评估标准,包括供应商的资质、信誉、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
3、供应商开发计划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采购需求,制定供应商开发计划,明确开发的目标、任务、步骤和时间节点。
4、供应商关系管理策略
根据供应商的分类,制定不同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策略,包括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长期合作关系、短期合作关系和一般合作关系等。
供应商资源池建立
1、供应商信息收集
通过市场调研、网络搜索、参加展会、行业协会推荐等方式,广泛收集供应商的信息,包括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资质证书、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
2、供应商信息审核
对收集到的供应商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及时予以淘汰。
3、供应商入库
经过审核合格的供应商,纳入供应商资源池进行管理,供应商资源池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供应商档案,详细记录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评估记录、合作记录等。
4、供应商信息更新
定期对供应商资源池中的供应商信息进行更新,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对于供应商的重大变化,如资质变更、生产能力调整、产品质量问题等,及时进行更新和调整。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
1、评估频率
根据供应商的分类,确定不同的评估频率,战略供应商每年评估一次,重要供应商每两年评估一次,一般供应商每三年评估一次,临时供应商视情况进行评估。
2、
包括供应商的资质、信誉、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环保节能等方面,评估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供应商的等级。
3、选择原则
供应商选择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考虑供应商的实力、信誉、价格、服务等因素,选择最适合企业需求的供应商。
4、合作决策
根据评估结果和选择原则,做出与供应商的合作决策,对于评估等级为优秀的供应商,优先考虑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于评估等级为不合格的供应商,及时予以淘汰。
供应商绩效管理
1、绩效指标设定
根据供应商的分类,设定不同的绩效指标,战略供应商的绩效指标主要包括质量、交货期、成本、服务等方面;重要供应商的绩效指标主要包括质量、交货期、成本等方面;一般供应商的绩效指标主要包括交货期、成本等方面;临时供应商的绩效指标主要包括交货期等方面。
2、绩效评估方法
绩效评估采用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定期评估每半年进行一次,不定期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绩效评估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供应商的绩效等级。
3、绩效奖惩措施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奖惩,对于绩效优秀的供应商,给予表彰和奖励,如增加采购份额、优先合作等;对于绩效不合格的供应商,采取警告、罚款、减少采购份额、暂停合作等措施。
4、绩效改进计划
对于绩效不合格的供应商,要求其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并跟踪改进情况,对于改进效果显著的供应商,恢复其合作资格;对于改进效果不明显的供应商,终止合作。
供应商关系维护
1、沟通与协调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与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供应商的生产经营情况和需求,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培训与支持
根据供应商的需求,为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供应商提高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
3、合作创新
鼓励供应商与企业开展合作创新,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文化融合
促进供应商与企业的文化融合,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增强供应商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供应商资源池管理的监督与考核
1、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供应商资源池管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供应商资源池管理的全过程监督,确保管理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2、考核指标
制定供应商资源池管理的考核指标,包括供应商的开发计划完成情况、评估结果准确性、合作满意度等方面。
3、考核结果应用
根据考核结果,对供应商资源池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对于考核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批评和处罚。
附则
1、本制度由采购部门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