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静脉输液并发症应急处理方案
一、引言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静脉输液并发症至关重要,本方案旨在介绍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应急预案,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及原因
(一)发热反应
1、原因
(1)输入致热物质:如输液器、药品、血液制品等被污染。
(2)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细菌污染。
(3)患者对输入的物质过敏。
2、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输液后数分钟至 1 小时内,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体温可高达 38℃以上,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1、原因
(1)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导致循环血量急剧增加。
(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全,对输液量的耐受性降低。
2、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可出现休克。
(三)静脉炎
1、原因
(1)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静脉穿刺次数过多,损伤血管。
(3)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细菌感染。
2、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四)空气栓塞
1、原因
(1)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
(2)导管连接不紧密或有裂缝。
(3)在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
2、临床表现
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并伴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三、静脉输液并发症应急处理流程
(一)发热反应
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更换输液器和药液。
2、通知医生,测量生命体征,并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处理,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退烧药。
3、给予吸氧,改善组织缺氧状况。
4、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5、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生命体征、症状和治疗情况。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 6~8L/min,以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
3、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
4、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每隔 5~10 分钟放松一侧肢体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
5、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生命体征、症状和治疗情况。
(三)静脉炎
1、立即停止在患肢输液,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2、局部用 50%硫酸镁或 95%酒精湿敷,每日 2 次,每次 20~30 分钟,以促进炎症消退。
3、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 2 次,每次 1 小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4、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5、如形成血栓性静脉炎,应遵医嘱给予抗凝、溶栓治疗。
6、密切观察患肢的变化,如红肿、疼痛是否加重,有无条索状红线延长等。
(四)空气栓塞
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并保持头低足高体位。
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 6~8L/min。
3、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如怀疑有空气栓塞,应立即进行 X 线检查,以确定栓塞的部位和程度。
5、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
四、预防静脉输液并发症的措施
(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1、输液前,护士应严格洗手,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无菌手套。
2、消毒输液部位皮肤时,应选择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如碘伏,消毒范围应大于 5cm。
3、输液过程中,应定期更换输液器和药液,避免交叉感染。
(二)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1、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需要和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如头皮针、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等。
2、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尽量选择留置针或中心静脉导管,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三)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1、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性质等因素,合理控制输液速度。
2、对于心肺功能不全、老年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避免输液过快引起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四)加强巡视
1、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2、对于需要长时间输液的患者,应定期更换输液部位,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输液引起静脉炎。
(五)做好健康教育
1、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如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按压输液部位等。
2、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输液工具,如留置针的保护方法、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方法等。
五、结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虽然其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护士应熟练掌握静脉输液的操作技术和并发症的应急处理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择输液工具,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加强巡视,做好健康教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