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中常用的名词解释
一、数据库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等特点,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提供了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存储和管理等功能,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创建、使用和维护数据库。
二、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它用于描述数据的结构、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数据的操作,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关系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模型之一,它以表格的形式来组织数据,通过主键和外键来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三、关系
关系是关系模型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在关系模型中,关系可以用二维表格来表示,表格中的行表示实体,列表示实体的属性,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每一列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
2、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但具有不同的列名。
3、列的顺序无所谓,即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4、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
5、行的顺序无所谓,即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四、主键
主键是关系中的一个或多个属性,它用于唯一标识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主键具有以下特点:
1、主键的值不能为空。
2、主键的值在关系中必须是唯一的。
3、主键可以由一个属性组成,也可以由多个属性组成。
五、外键
外键是关系中的一个或多个属性,它用于建立关系之间的联系,外键的值必须是其所引用关系中主键的值,或者为空值,外键具有以下特点:
1、外键的值可以为空值。
2、外键的值必须是其所引用关系中主键的值,或者为空值。
3、外键可以由一个属性组成,也可以由多个属性组成。
六、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用户的需求,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创建数据库结构和定义数据库对象的过程,数据库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等阶段,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规范化原则,以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七、SQL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用于数据库管理和查询的标准语言,它具有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查询和数据控制等功能,SQL 语言简洁、易学、易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语言之一。
八、数据库事务
数据库事务是指作为单个逻辑工作单元执行的一系列操作,事务具有以下特点:
1、原子性: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执行,要么全部失败回滚。
2、一致性: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3、隔离性: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4、持久性:事务一旦提交,其对数据库的修改就应该是永久性的。
九、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数据库备份是指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复制到其他存储介质上,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数据库恢复是指在数据库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时,使用备份数据将数据库恢复到故障前的状态,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它可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十、数据库优化
数据库优化是指通过调整数据库的结构、参数和查询语句等,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响应速度,数据库优化包括索引优化、查询优化、存储优化和并发控制优化等方面,在数据库优化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数据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和策略。
是数据库中常用的一些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