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个人信息泄露、数据滥用等现象层出不穷,为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我国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数据安全法》,本文将从《数据安全法》的要点出发,进行深度解析,帮助大家全面了解这部法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法的基本原则
1、数据安全保护的原则:尊重个人主体权利,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2、数据安全责任原则:数据安全责任主体应当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对数据安全事件承担责任。
3、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原则: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应当全面、客观、科学,为数据安全保护提供依据。
4、数据安全标准原则:数据安全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保障数据安全。
1、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根据数据安全风险等级,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核心数据三个等级,实施差异化管理。
2、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数据安全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安全责任主体应当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数据安全保护的重要依据。
4、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数据安全责任主体应当制定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损失。
5、数据安全监管: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全国数据安全监管工作,地方网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数据安全监管工作。
6、数据安全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在数据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全球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法的实施与监管
1、数据安全法实施:数据安全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数据安全责任主体应当依法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2、数据安全监管:国家网信部门、地方网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数据安全法的监管,对违反数据安全法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对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技术规范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数据安全意识。
数据安全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影响
1、个人信息保护范围扩大:数据安全法将个人信息保护范围扩大至所有数据,包括个人身份信息、生物识别信息、网络身份信息等。
2、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数据安全法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告知、同意、限制处理等。
3、个人信息权益保障:数据安全法强化了个人信息权益保障,赋予个人查询、更正、删除等权利。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法律对于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维护数据安全,共创美好未来。
标签: #数据安全法要点图解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