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为了规范企业数据采集、处理、储存及生成管理,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资源的合理利用,特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涉及数据采集、处理、储存及生成活动的部门及个人。
数据采集管理
1、数据采集原则
(1)合法性:采集数据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尊重个人隐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真实性:采集的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
(3)及时性:采集数据应确保时效性,满足业务需求。
(4)安全性:采集数据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2、数据采集流程
(1)明确采集需求:各部门根据业务需求,提出数据采集方案,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2)制定采集方案:根据采集需求,制定数据采集方案,包括采集内容、采集方法、采集时间等。
(3)实施采集:按照采集方案,开展数据采集工作。
(4)数据审核: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质量。
(5)数据入库:将审核合格的数据入库,供后续处理、储存及生成使用。
数据处理管理
1、数据处理原则
(1)准确性:处理数据应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2)一致性:处理数据应保持数据一致性。
(3)完整性:处理数据应保证数据完整性。
(4)安全性:处理数据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2、数据处理流程
(1)数据清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错误、缺失、重复等无效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转换:将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为统一格式。
(3)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集。
(4)数据校验: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校验,确保数据质量。
(5)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仓库。
数据储存管理
1、数据储存原则
(1)安全性:储存数据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2)可靠性:储存数据应保证数据可靠性。
(3)易用性:储存数据应便于查询、分析、使用。
(4)可扩展性:储存数据应满足未来业务发展需求。
2、数据储存流程
(1)选择储存介质:根据数据量和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储存介质,如硬盘、光盘、云存储等。
(2)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3)设置数据访问权限:根据数据敏感程度,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确保数据安全。
(4)定期检查数据储存设备:对数据储存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数据迁移: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对数据进行迁移,以满足新的存储需求。
数据生成管理
1、数据生成原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合理性:生成的数据应满足业务需求。
(2)准确性:生成的数据应准确无误。
(3)一致性:生成的数据应保持一致性。
(4)安全性:生成的数据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2、数据生成流程
(1)明确生成需求:根据业务需求,提出数据生成方案,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2)制定生成方案:根据生成需求,制定数据生成方案,包括生成内容、生成方法、生成时间等。
(3)实施生成:按照生成方案,开展数据生成工作。
(4)数据审核:对生成的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质量。
(5)数据入库:将审核合格的数据入库,供后续处理、储存及使用。
附则
1、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规程由企业信息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本规程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标签: #数据采集处理储存生成等管理规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