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详解》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顺口溜:
甲类库房要记清,易燃易爆放其中。
氢气甲烷与乙烯,乙炔丙烯和丁二。
甲胺乙醚及环氧,环氧丙烷与乙醛。
戊醇乙醚和汽油,二硫化碳与樟脑。
乙类库房也不简单,助燃气体不能忘。
氧气氮气与空气,氟气液氯也在内。
乙类液体也不少,煤油松节油与松。
异戊醇丁醇乙醇,正丁醚和醋酸丁。
丙类库房最常见,可燃固体放里边。
动物油植物油类,橡胶塑料和纸张。
还有粮食和面粉,化学纤维和棉布。
丁类库房不燃物,自熄塑料与酚醛。
难燃木材与布匹,聚氯乙烯和水泥。
戊类库房也不燃,金属材料和陶瓷。
甲类
甲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主要是闪点小于 28℃的液体、爆炸下限小于 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 10%气体的固体物质。
常见的甲类物品包括:氢气、甲烷、乙烯、乙炔、丙烯、丁二烯、甲胺、乙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乙醛、戊醇、乙醚、汽油、二硫化碳、樟脑等,这些物品在储存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火、防爆措施,避免火源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乙类
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是闪点不小于 28℃,但小于 60℃的液体;爆炸下限不小于 10%的气体;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不属于甲类的易燃固体;助燃气体;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
常见的乙类物品有:煤油、松节油、异戊醇、丁醇、乙醇、正丁醚、醋酸丁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氯苯、硝基苯、苯胺、丙烯腈、环戊烷、环己烷、樟脑油等,对于乙类物品的储存,同样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防雷等措施,确保储存安全。
丙类
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是闪点不小于 60℃的液体;可燃固体。
常见的丙类物品包括:动物油、植物油、橡胶、塑料、纸张、粮食、面粉、化学纤维、棉布等,丙类物品的储存相对较为安全,但也不能忽视防火措施,如保持储存场所的通风良好、避免火源等。
丁类
丁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是难燃烧物品。
常见的丁类物品有:自熄性塑料、酚醛塑料、聚氯乙烯塑料、水泥、钢材、砖、瓦等,丁类物品在储存过程中,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的防火措施,但仍需注意火源的管理。
戊类
戊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是不燃烧物品。
常见的戊类物品有:金属材料、陶瓷、玻璃等,戊类物品的储存非常安全,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的防火措施。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是根据物品的性质、特点和火灾危险性进行划分的,不同类别的储存物品需要采取不同的防火、防爆、防雷等措施,以确保储存安全,在实际储存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并加强管理和监督,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相关人员也应熟悉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相应的防火措施,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