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深入解析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流程的四个阶段》
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是确保组织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审核,可以发现体系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促进组织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流程的四个阶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审核过程。
审核准备阶段
审核准备阶段是审核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确定审核范围和准则:审核范围应明确界定审核的对象和区域,包括组织的各个部门、场所和活动,审核准则应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组织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等。
2、组建审核组:审核组应由具备专业知识和审核经验的人员组成,审核组长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审核组成员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
3、制定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应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准则、时间安排、审核组成员的分工等内容,审核计划应经审核组长批准后实施。
4、审核组培训:审核组应在审核前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审核的目的、范围、准则、方法和技巧等。
5、收集审核证据:审核组应在审核前收集相关的审核证据,包括文件、记录、数据等,审核证据应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和充分性。
现场审核阶段
现场审核阶段是审核工作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首次会议:首次会议应由审核组长主持,审核组成员、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首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介绍审核的目的、范围、准则、方法和程序,明确审核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2、文件审核:文件审核应包括对组织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的审核,文件审核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组织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要求。
3、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应包括对组织的各个部门、场所和活动的检查,现场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组织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4、审核组内部会议:审核组内部会议应由审核组长主持,审核组成员参加,审核组内部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交流审核情况,讨论审核发现的问题,提出审核结论和建议。
5、末次会议:末次会议应由审核组长主持,审核组成员、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末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报审核发现的问题,提出审核结论和建议,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
审核报告阶段
审核报告阶段是审核工作的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编写审核报告:审核报告应由审核组长编写,审核组成员参与,审核报告应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准则、方法和程序,审核发现的问题,审核结论和建议等内容,审核报告应经审核组长审核后提交给受审核部门。
2、审核报告审核:审核报告审核应由审核委托方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核报告审核的主要目的是审核审核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准确、客观,审核结论和建议是否合理、可行。
3、审核报告批准:审核报告批准应由审核委托方的最高管理者进行,审核报告批准的主要目的是审核审核报告的内容是否符合审核委托方的要求,审核结论和建议是否得到审核委托方的认可。
审核跟踪阶段
审核跟踪阶段是审核工作的延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制定审核跟踪计划:审核跟踪计划应由审核组长制定,审核组成员参与,审核跟踪计划应包括审核跟踪的目的、范围、准则、时间安排、审核组成员的分工等内容,审核跟踪计划应经审核组长批准后实施。
2、审核跟踪实施:审核跟踪实施应由审核组长组织审核组成员进行,审核跟踪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受审核部门对审核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验证审核结论和建议的有效性。
3、审核跟踪报告:审核跟踪报告应由审核组长编写,审核组成员参与,审核跟踪报告应包括审核跟踪的目的、范围、准则、方法和程序,审核跟踪的实施情况,受审核部门对审核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审核结论和建议等内容,审核跟踪报告应经审核组长审核后提交给审核委托方。
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流程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的、任务和方法,通过严格按照审核流程进行审核,可以确保审核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促进组织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