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采购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安全、供应链安全、数据安全等,为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我国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法》的视角出发,探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采购过程中的合规路径与策略。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面临的挑战
1、技术安全风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采购的设备、软件等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导致系统遭受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
2、供应链安全风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采购的设备、软件等可能来自境外供应商,存在供应链安全风险,如供应链攻击、数据窃取等。
3、数据安全风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采购过程中涉及大量敏感数据,如个人信息、商业秘密等,存在数据泄露、篡改等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合规风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采购过程中可能违反《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面临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等风险。
二、《网络安全法》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的要求
1、采购需求安全审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采购过程中,应当对采购需求进行安全审查,确保采购的设备、软件等符合国家网络安全标准。
2、供应商资质审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当对供应商的资质、技术能力、安全信誉等进行审查,确保供应商具备提供安全、可靠产品的能力。
3、采购合同安全条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签订采购合同时,应当将网络安全要求纳入合同条款,明确双方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系统安全测试与评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采购完成后,应当对系统进行安全测试与评估,确保系统符合国家网络安全标准。
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的合规路径与策略
1、建立健全采购安全管理制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建立健全采购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采购流程、安全要求、责任分工等,确保采购过程符合《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加强网络安全培训: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定期对采购人员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其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降低采购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3、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软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采购过程中,应优先选用符合国家网络安全标准、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设备、软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加强供应链安全风险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建立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确保供应链安全。
5、完善采购合同安全条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签订采购合同时,应将网络安全要求纳入合同条款,明确双方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6、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测试与评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定期对采购的设备、软件进行安全测试与评估,确保系统符合国家网络安全标准。
在《网络安全法》的背景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采购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加强采购安全管理,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标签: #网络安全法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采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