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1、地球的形状:地球呈扁球状,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
2、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产生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3、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约为365.25天,产生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1、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3、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一种空间信息系统,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
地球上的大气
1、大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2、大气的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3、大气运动:气压带、风带、气旋和反气旋。
地球上的水
1、水循环:蒸发、降水、径流和地下水流。
2、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洋。
3、淡水: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
陆地上的自然带
1、自然带:根据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特征,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的自然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我国的主要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等。
地球上的生物
1、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群落: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不同生物种类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群体。
3、生物地理分布:生物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规律。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等。
2、人类活动对水文的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土流失等。
3、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栖息地破坏、物种灭绝等。
我国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地形: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
3、气候:气候类型多样,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水系:主要水系有长江、黄河、珠江等。
5、资源: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区域地理
1、区域地理:研究一定区域内的地理特征、发展状况和地理问题。
2、区域地理的分类:自然地理区域、人文地理区域、综合地理区域。
3、我国的主要区域地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阶段性。
3、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
通过以上对高中地理合格性考试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复习,掌握地理知识,迈向合格之路,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标签: #高中地理合格性考试知识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