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过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详解及案例分析

欧气 1 0

本文目录导读: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述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
  3. 案例分析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和工程质量,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可以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强度和施工性能,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过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

1、确定设计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过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详解及案例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坍落度、耐久性等指标。

2、确定原材料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粗细骨料、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对于粗细骨料,应考虑其粒径、级配、含水率等指标;对于水泥,应考虑其强度等级、细度、凝结时间等指标。

3、计算理论配合比

(1)计算水泥用量: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查阅水泥强度等级与水泥用量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水泥用量。

(2)计算水胶比:根据设计要求的坍落度和耐久性,查阅水胶比与坍落度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水胶比。

(3)计算骨料用量:根据水胶比和水泥用量,计算骨料用量。

(4)计算外加剂用量:根据设计要求的坍落度和耐久性,查阅外加剂用量与坍落度的对应关系表,确定外加剂用量。

4、确定试验配合比

根据理论配合比,进行试验配合比设计,试验配合比应满足以下要求:

(1)水泥用量:试验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应略大于理论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

(2)水胶比:试验配合比中的水胶比应略小于理论配合比中的水胶比。

(3)骨料用量:试验配合比中的骨料用量应略大于理论配合比中的骨料用量。

(4)外加剂用量:试验配合比中的外加剂用量应略大于理论配合比中的外加剂用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过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详解及案例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确定最佳配合比

通过试验,对试验配合比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佳配合比,最佳配合比应满足以下要求:

(1)坍落度:坍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强度: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3)耐久性:耐久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案例分析

某住宅楼基础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坍落度为50mm,耐久性等级为B15,原材料选择:水泥为P.O 42.5级,粗骨料为碎石,细骨料为河砂,外加剂为高效减水剂。

1、确定设计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坍落度为50mm,耐久性等级为B15。

2、确定原材料

水泥:P.O 42.5级,细度3.0%,凝结时间初凝2.5h,终凝6.5h。

粗骨料:碎石,粒径5-20mm,含水率1.5%。

细骨料:河砂,粒径0.15-5mm,含水率2%。

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

3、计算理论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过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详解及案例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水泥用量:根据水泥强度等级与水泥用量的对应关系表,C25级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00kg/m³。

水胶比:根据坍落度与水胶比的对应关系表,坍落度为50mm时,水胶比为0.45。

骨料用量:根据水胶比和水泥用量,计算骨料用量为:粗骨料413kg/m³,细骨料721kg/m³。

外加剂用量:根据坍落度与外加剂用量的对应关系表,坍落度为50mm时,外加剂用量为0.8kg/m³。

4、确定试验配合比

水泥用量:试验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为310kg/m³。

水胶比:试验配合比中的水胶比为0.43。

骨料用量:试验配合比中的骨料用量为:粗骨料426kg/m³,细骨料736kg/m³。

外加剂用量:试验配合比中的外加剂用量为0.85kg/m³。

5、确定最佳配合比

通过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为:水泥310kg/m³,水185kg/m³,粗骨料426kg/m³,细骨料736kg/m³,外加剂0.85kg/m³。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详细介绍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原材料情况,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确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标签: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课件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