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存储的需求日益增长,超融合存储作为一种新兴的存储技术,因其高效、灵活、易于管理等特点,备受企业青睐,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超融合存储容量的计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运用这一技术。
超融合存储概述
超融合存储(Hyper-Converged Storage,简称HCS)是一种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集成在一起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它将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资源虚拟化,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资源池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
超融合存储容量计算方法
1、计算物理存储容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超融合存储的物理存储容量是指存储系统中所有物理硬盘的总容量,计算方法如下:
物理存储容量 = 硬盘数量 × 单个硬盘容量
若某超融合存储系统由10块3TB的硬盘组成,则其物理存储容量为:
物理存储容量 = 10 × 3TB = 30TB
2、计算虚拟化存储容量
虚拟化存储容量是指超融合存储系统中可分配给虚拟机的存储空间,计算方法如下:
虚拟化存储容量 = 物理存储容量 × 虚拟化率
虚拟化率是指虚拟化存储容量与物理存储容量之间的比值,它反映了虚拟化存储的压缩比,虚拟化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数据类型、存储引擎、存储策略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若某超融合存储系统的虚拟化率为1.5,则其虚拟化存储容量为:
虚拟化存储容量 = 30TB × 1.5 = 45TB
3、计算可用存储容量
可用存储容量是指超融合存储系统中实际可供用户使用的存储空间,计算方法如下:
可用存储容量 = 虚拟化存储容量 × 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存储系统在发生故障时的可用性保证,通常以百分比表示,99.999%的可用性意味着在一年内,存储系统最多只能出现1分钟的不可用时间。
若某超融合存储系统的可用性为99.999%,则其可用存储容量为:
可用存储容量 = 45TB × 99.999% ≈ 44.9965TB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考虑预留空间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存储空间不足,通常需要预留一定的空间,预留空间的大小取决于具体业务需求,一般建议预留5%至10%的空间。
若某超融合存储系统预留10%的空间,则其最终可用存储容量为:
最终可用存储容量 = 可用存储容量 × 预留空间比例 = 44.9965TB × 10% ≈ 4.49965TB
超融合存储容量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已经对超融合存储容量计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际应用中,合理规划存储容量,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标签: #超融合增加存储
评论列表